查看原文
其他

21万元“天价卡牌”!差点被骗百万!你家孩子被盯上了→

点击蓝字关注→ 南海大沥
2024-09-01


头条推荐

抓现行!查封28台!大沥多家电动自行车店被查!



1张卡估价21万元
一学生因集卡差点被骗102万

孩子们动辄几十元甚至数千元购买

甚至在未成年人群中无序销售......

未成年人新晋“社交密码”的卡牌

让家长们很是苦恼



从线下商场里的“专属拆卡座位”到线上的拆卡直播间,卡牌风靡一时,有的孩子花光零花钱购买各种“稀有卡”“典藏卡”,有的孩子甚至偷盗家人钱财购买卡牌……集卡,成了这些孩子的社交名利场,炫耀攀比暗流涌动;也成了不少家长的心病,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更耗费钱财。

因集卡,15岁学生差点被骗102万



6月底,杭州15岁初中生然然(化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信息:高考结束后退出圈子,每位留言的人将免费获得3张小马宝莉卡片。然然立刻私信对方说自己想得到赠卡。


3小时后,等来对方回复,对方发来一张二维码图片。然然扫码,是一个名为“李发莲@美妆达人”的企业微信账号。

“美妆达人”问了然然的个人信息与住址,称要支付30元邮费以寄送卡片,发来收款码。随后其称因系统检测到然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被冻结,要通过另一个企业微信账号进行解冻操作。然然照做,对方强调一定要用家长的手机才可以操作“解冻”。
当晚,然然谎称要查学习资料跟妈妈要来手机。拿到手机后,她一步步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对方让然然删除聊天记录后拉黑。这时,然然妈妈发现自己两个银行账户发生多次不明转账。

西湖公安接到反诈预警,赶紧上门并采取劝阻及资金止付措施,对然然妈妈账户中的102万元实施了保护性冻结。

因为然然不经意透露了妈妈银行账号及验证码等信息短短两小时内,被骗子转账50次、金额达14.3万元。

小学生沉迷抽卡花费高昂

盲盒卡牌究竟有何魔力?



“买卡不炫,等于白买。”12岁广东女孩张秋把自己集来的稀有卡和特殊价值的卡牌围成6圈,拍成花样视频,配上这些文字,发在朋友圈。这6圈卡牌的价值,将近2万元。为了拥有这些卡牌,过去一年里,她花了5万余元。
沉迷于卡牌的不止张秋。13岁四川女孩李雅同样“陷进去了”,为了在直播间拆卡,她在1个月内偷偷刷爆了外公的信用卡,总共下了58单,消费5000多元。为什么一张小小的卡牌会让平时乖巧节俭的小孩变成这样?张秋妈妈和李雅妈妈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城市的商场里,卡游连锁商店的生意异常火爆。顾客大部分都是孩子,他们几乎都是冲着“小马宝莉”卡牌盲盒而来。这是一款以“小马宝莉”动画片中的形象为原型制作的一款卡牌盲盒产品。

卡游公司在每个盲盒系列产品里,都设计了普通卡位、中卡位和高卡位。卡位越高越稀缺、抽出来的概率也就越小。只有购买之后拆开包装,才能知道自己购买到的究竟是哪几张卡牌。


同时,孩子们只对稀有卡位感兴趣,拆出来的其他中卡位、普卡随手就扔掉。为了攒齐这些稀有卡,孩子们近乎疯狂地花钱抽卡家长们对此更是苦不堪言。


孩子们沉迷抽卡,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捶胸顿足,越抽越疯狂……在抽卡过程中涉世未深的小学生们还频频爆出“雷句”,引发担忧。


孩子们幼稚的话语,让成年人觉得既好笑又无奈。在抽卡过程中,孩子们甚至发现了所谓的“新商机”,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卡牌,孩子们之间互相交易,他们将重复或不喜欢的卡牌卖出,挣来的钱又可以购买新的卡牌。

当然,越稀有的卡卖得就越贵,这早已在孩子们中间达成了共识,一张张卡牌也成了流通在孩子们之间的一种具有实际价值的商品。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中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是不可以独自购买这类卡牌盲盒的,但作为“小马宝莉”卡牌盲盒的出品方,浙江卡游科技有限公司在实际经营和管理中并没有遵守相关规定。


除了线下的卡游门店,在卡游App和小程序上,孩子们自己的未成年人账号也可以随意下单。


互联网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作为卡游的核心产品——集换式卡牌,销售收入高达16.75亿元,占卡游公司总收入的85.8%。进一步调查发现,卡游公司在各地发展经销商,文具店、小卖店等都有“小马宝莉”卡牌盲盒出售,上学放学路上的顺手一抽,早已成为孩子们的习惯。


通过走访多地玩具批发市场,几乎每个摊位都在出售“小马宝莉”卡牌盲盒,火爆程度无须多言。当提出卡牌包装盒后面标注的未成年人禁止单独购买的提示时,批发店主都不以为意。


同时,为了让卡牌更具有价值,甚至为了这种卡牌能再次交易,很多消费者会将买到的卡牌拿到卡牌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卡牌评级机构通过卡面的品相进行分数评定。重庆卡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卡牌评级机构,这家机构一周就能评十几万张卡,其中“小马宝莉”卡牌占大多数。

有了所谓的评级,这些卡牌的身价开始飙升,根据所谓评级机构给出的评分不同,卡牌的价格在随后的交易中,可以翻几倍甚至几十倍。机构的客服表示经他们评级的卡牌最高卖到了21万元。



拆卡直播间玩法升级

未成年人下单毫无阻碍引发担忧



一些孩子表示,现在他们最流行的玩法,是在短视频平台的拆卡直播间里,这里的玩法最刺激。

拆卡直播间比较常见的一种玩法叫“叠叠乐”,规则是消费者购买盲盒卡包,主播代拆,拆出中卡位SSR则再免费开一包、拆出中卡位UR则再免费开两包。第二轮免费赠送的卡包再以相同的规则继续叠加赠送新的卡包,叠加得越多,抽中最高卡位CR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除了叠叠乐,数小马也是一种规则简单,但刺激感十足的玩法。消费者购买盲盒卡包,主播代拆,然后数所有卡牌上卡通小马的数量,不同的数量对应不同的奖励。


整个过程以小博大,小小卡牌,俨然成了彩票一样的工具。在种种玩法的加持下,拆卡直播间变得热闹非凡,消费者在拆卡和兑奖的双重刺激下不断下单购买卡牌盲盒,越玩越上瘾,有的玩家甚至在网络直播间里直接成箱地购买。


几乎所有直播页面的醒目位置,都会明确标示“未成年禁止下单”的字样,主播也会在直播中多次强调,未成年禁止下单。但是在整个直播过程中,主播自始至终都没有核实下单的消费者是不是未成年人。


点击进入直播间下单的链接,在付款页面,已经默认勾选了“我已成年、同意代拆”的选项,无需任何操作,就可以直接付款下单,同样没有任何人核实下单人的真实年龄。


实际上,通过直播间公屏上的留言并不难发现,直播间里有许多观众都是未成年人。


孩子们在这样“赌性”十足的直播间里一边写作业,一边聊着天,一边下单购买卡牌盲盒,主播还时不时加入他们嬉笑回应着,直播间“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标语形同虚设。


一些在直播间买过卡牌盲盒的孩子也表示,直播间中禁止未成年人下单只是一个幌子,他们下单从来都没有遇到过任何障碍。


据调查,一些拆卡尤其是拆动漫卡直播间的主力军是10岁至13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在直播间里下单的数额从几十元至几千元不等,不少人还会因为拆不到好卡“回不了本”而反复下单。

小学生李雅的妈妈表示,为了抽到值钱的卡,李雅花了大量时间把卡盒的系列、卡牌的等级以及抽卡的规则弄得清清楚楚。“这些规则是弄清楚了,成绩却下滑了不少。”

李雅刷爆外公信用卡,就是因其在14个不同的拆卡直播间里下了58单,最少的一单花了9.9元,最多的一次性买了150包,花了1988元。

维权艰难!申请退款并不容易



当未成年人在直播间豪购卡牌后,家长要想申请退款却不容易。李雅妈妈为了让女儿认识到这是错误行为,决定带着女儿一起维权。她找到女儿单笔消费较高的几个直播间,要求直播间退货退款。

“有的直播间在我解释清楚后就退款了,但有的直播间态度非常恶劣,坚决不肯退,我找了平台介入,平台也管不了。”期间,李雅妈妈查到了某直播间显示的所谓营业执照地点位于海南省,她问询了当地有关部门,却发现“这个摆出来的执照地址是错的,公司也显示经营异常”。

“直播间的负责人说要让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才能退款,而相关部门却说开不出证明。”走到这一步,李雅妈妈觉得自己也跟着“陷进去了”。

在维权过程中,李雅妈妈接触了不少深陷其中的家庭,有的孩子花了几万元,有的甚至高达10多万元。对于当下一些未成年人的消费观,李雅妈妈很是心痛,“这种卡牌风潮该急刹了”。



关注“南海大沥”视频号

了解大沥更多资讯


来源:央视新闻综合央视财经、法治日报、西湖公安

编辑:郑晓琦

校对:蔡小玲、黎小文、袁迪

监制:吕燕珊、阎思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海大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