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江学者“李永东:如何读博士?

2017-09-20 60万学者已加入 壹学者

◆ ◆ 

 温馨提示 ▽

轻点右上角,Aa调整字体大小

本文来源 壹学者(ID:my1xuezhe)特约原创稿件,转载授权请联系壹学者


李永东,文学博士,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出版《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等5部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约30篇被转载。获>>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荣誉和奖励。

>>点击下图查看李永东老师的学术名片

“壹学者”热诚欢迎您赐稿或荐稿

点击查看>>“壹学者”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yixuezhe@rucdm.com

(此文为2017年9月11日,李永东在西南大学2017级博士生入学教育启动仪式上发言的底稿。)

首先祝贺在座的各位博士生!

能考上博士,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这份荣耀来之不易。从时间上计算,我们要用二十年的时间,才能从幼儿园读到博士;从概率上说,全国2万人中,才出一个博士。按民间的说法,你们都是文曲星下凡。下凡做什么?读博士。从今天起,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你们大部分的时间将用来做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去掉“博士生”中的“生”,成为博士。去掉一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轻松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做学问的一些体会,谈谈如何用三四年的时间,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我要讲的题目是:《如何读博士》。我将围绕四个关键词来展开,这四个关键词是:雄心、焦虑、学业和导师。

 雄心 


读博士是一条不归路,上了这条船,就没有回头路,因此,必须有学术雄心。何谓学术雄心?学术雄心,包括拼搏向上的毅力,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

为什么非得有雄心,就不能做一个平庸的博士生,混个毕业吗?我的回答是:不能。如果一个博士生最初就抱着混学位的想法,我告诉你,你可能混不到那两个本本——毕业证和学位证。我不是在吓唬你们,大家如果对照一下全国每年招生的博士生人数和毕业的人数,或者问一问自己学院的研究生秘书,就会明白,永远拿不到学位证的博士生不在少数。这一部分人,就是最终都没有去掉“生”的“博士生”。这样的结果,挺尴尬和无趣的,也说明了博士毕业不容易。

当然,我说博士生必须有学术雄心,主要不是说这个。而是从博士教育的性质、博士的前途和博士的责任来说的。

首先,从教育性质来看,博士教育与其他教育不一样。从幼儿园到本科,甚至到硕士研究生,我觉得都可以归入素质教育的范畴,主要是学习基本的知识技能,养成独立的人格和博雅的情怀。总之,这些阶段侧重学习已有的知识和技术。而博士教育属于培养专家学者的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

其次,从毕业以后的工作性质来看,本科和硕士毕业后的工作大多是事务性的,而博士毕业后从事的是学术性、研究性的工作。本科和硕士毕业后可以自由选择各种生活,从事各种工作。博士毕业后的选择,不是比本科和硕士更广了,而是更窄了,窄到你只想,或只能靠专业在社会立足,要么进入大学当老师,要么在科研机构、企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做科研人员。如果有人博士毕业后想去卖猪肉,我们也不便于反对,但又何必读博士,浪费国家的有限资源呢。可以说,读了博士,基本上就注定这一辈子要做科研了,不做科研的博士,是对自己和对社会的双重不负责任。

第三,博士生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2万中国人中才有一个博士,博士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因此需要有大的抱负和理想。博士生的雄心和抱负,最终需要变成一种现实,具体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创造新的观念、知识和技术,为社会进步奉献自己的智慧。创新难吗?难!但我认为,创新首先是一种态度。如果执意创新,不创新誓不罢休,有了这种心态,即使你最初做的研究新意不足,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创新将成为一种习惯。

二是情怀,做研究不仅是技术活,还得有现实关怀,敬畏生命,心怀天下,考虑社会需要。用北宋大儒张载的话来说,就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需要有这种情怀。缺乏这种情怀的人不是我们这个队伍所需要的。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读博士时孔老师告诉我的。有一个挺有才的小伙子想考孔老师的研究生,初次见面时,这个小伙子说,在来的路上,他看见几个乞讨的人,挺可怜的,但活该,谁让他们没有谋生的本事。老师听后,觉得这小伙子对底层人物和弱势群体缺乏怜悯和尊重,因此,直接告诉他不用考研了。

网上有一篇文章,名字叫《抱歉,我不收没有学术抱负的博士生》,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句,“抱歉,我不收没有人文情怀的博士生”。做学问,必须有雄心,有情怀。有雄心,有情怀,做学问才会有激情,才能成就自己,有益社会。

从教育性质来看,博士生需要有雄心,有雄心才能达到培养要求;从人生前途来看,博士生必须有雄心,有雄心才能走得更远;从责任意识来看,博士生应该有雄心,有雄心才能担当社会重任。

 焦虑 


说完豪言壮语,我们再谈点沉重的。

或许,各位同学对博士生活充满了憧憬和热望。但我要提醒大家,博士生的生活接近清修,清静的修行,心无旁骛,专心治学,生活单调。

去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冯源女士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读博是清苦的。文献汗牛充栋,论文无从下手,爱情没有着落,钱包捉襟见肘。在荷尔蒙最旺盛的岁月,有这么一小撮人选择了这一种有些苦修的生活。一个坏消息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毕业和什么时候毕业,另一个更坏的消息是,不知道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

其实,我觉得清修、苦修倒没什么,换个说法就是,这是一段单纯、宁静的生活,是象牙塔里的生活,清澈、纯粹。我在这里要重点提醒的是,这段话所包含的一种情绪,那就是“焦虑”。我可以预言,你们当中的许多人,将在焦虑中度过三年或四年。不焦虑的读博生涯,是一种例外。“焦虑”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有人在“焦虑”中迷失,有人感谢“焦虑”。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别人的,一个是我自己的。

先说别人的例子。这是半个月前一个博士生和我的QQ聊天记录:

这位博士生在读博这件事上,患得患失,进退失据,为学业之外的事情焦虑,如果这样下去,估计三年时光就浪费了。其实,读博不用想太多,潜下心来,做一个有雄心的博士生,自然会有出路。不是博士不好找工作,而是自己往往不够优秀,优秀的博士从来就不缺工作的机会。

再看我的“焦虑”。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也很“焦虑”。我把这种“焦虑”写进了博士论文的“后记”中:

求学是一个过程。我同样不能忘怀硕士阶段老师们的严格培养。……我在“老赶不上趟”的沉重体验中不敢有丝毫倦怠。三年中的那份焦虑不安,至今回想起来,仍令我略感沉重,为此,我要衷心感谢当年导师组的各位先生。诸位先生除了毕业时肯定了我“三年时间努力了”,算是总结,而漫长的求学过程,给予的只是学术上的苛刻要求和严厉批评。正是诸位先生构设的“形象压力共同体”,使我生命中的那段时光充满了焦虑不安,使我在焦虑不安中无可选择地踏上了学术之旅。同时,这些先生在学术之外都极其和善率真,因此,三年的硕士生活除了求学的焦虑之外,亦荡漾着浓厚的师生情谊。

我读研究生时,专业底子薄。可是,我恰恰有一个做学问很厉害的导师,而且,本专业的师兄师姐也很优秀,一个师兄的硕士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全文发表。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因此,我很焦虑。但是,没有焦虑就没有见贤思齐的决心,就没有把学问做到最好的雄心。对于我来说,硕士阶段的“焦虑不安”,很重要,我在焦虑中获得进步,爱上学术。如果我不焦虑,就会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学业,就会浪费大好的光阴,专业难以长进。所以,如果你读博士时感到很焦虑,恭喜你,你已进入应有的状态,剩下的就是把焦虑转化为雄心和拼搏,不断超越自我。把焦虑当作发动机,转化为进取和创造的动力,读博生涯才会无怨无悔。

当你们在读博期间感到“焦虑”时,我希望你们能想起我说的两个例子。

 学业规划 


前面讲的两点都比较虚,下面讲点实际的。博士阶段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业。我觉得博士生的求学之路,最好选择这样三条路,即:宽路、大路、前路。

第一条建议:走宽路。做学问,先要把路拓宽,扩大视野,了解专业整体格局和发展动态,并用眼角的余光关注相关学科。先走宽路,才能最终把学问做深做细。现在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正如钱钟书在《灵感》这篇小说中写到,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眼科专家,只研究左眼,不治疗右眼的病。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反映了一种现象。我不主张博士生一进校,就开始准备博士论文,我更不主张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都研究同一个问题,如果一开始就进入专门话题,并不见得就会做得深,以后的学术之路也往往走不远。至少文科是这样。把路子走宽,并不是要成为杂家,杂家意味着什么家都不是。走宽路,是为了拥有更宏阔的视野,更大的学术格局,为了看问题更系统更理性,为了把学问做深做透。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一流学者做学问的路子往往都比较宽。

第二条建议:走大路。博士做研究,首先面临的就是研究方向的选择和研究对象的确定。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博士生学术之路的基本格局和发展空间。我建议各位博士生走大路,不要走小路,把小路留给别人走。所谓大路,就是符合最新学术潮流的观念方法,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价值的现象,并且具有生长性和延展性的学术问题。也就是说,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小问题,偏僻的领域和孤立的现象上。做研究要有长远眼光和规划,要考虑到后续发展。重要的学术问题,往往难度大,但现实意义也更大,也更受人关注。走大路,平时做研究写论文时就应该有这种意识,不要随便找个问题就来研究,因为每写一篇论文,都在你研究的道路上划出了一条痕迹,它会不断调整、确定你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模式。

第三点建议:前路,意思是先走半步。读博士最忌讳拖延症,要查的资料,要写的论文,一拖再拖,临到要交了,匆忙应付,效果自然好不到那里去。读博士得有计划,按时完成各项任务。这个大家都明白。“先走半步”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比规定的时间,比周围的同学,早半步。举个例子,规定10月1日交开题报告,有人会在9月28日就准备好。学校要求发表两篇核心论文,有人在博士一年级就已发表了三篇。“先走半步”有什么意义?“先走半步”的同学,博士阶段会显得更加从容,更加自信。我读博士,焦虑的时候很少,就是因为我属于“先走半步”的那一类。另外,“先走半步”意味着占了先机。因此,两个博士生完成同样的科研任务,“先走半步”的博士生,他的自我感觉更良好,社会认可度更高。先走半步,将步步优先;慢半步的博士生,将一慢再慢,最终变得平庸。如果你想占尽春风,那么,你就“先走半步”。

 导师位置 


读博期间,导师是博士生学业的直接负责人。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很特别,有点类似传统的师傅和徒弟。同学们刚入学,往往会揣摩导师是什么性格,是否好打交道,对学生是否严格,是否好毕业这样的问题。导师有很多种,我无法告诉你们如何跟导师打交道。但我想,这两点应该是共通的:第一、导师喜欢有学术雄心、“先走半步”的博士生。第二、导师的理想是把博士生培养成自己的同行,继承发扬自己的学术传统。这是导师的愿望。

那么,博士生该如何对待导师这个奇怪的生物呢?

首先,对导师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导师,才会敬畏学术。倒不是说对导师要如何毕恭毕敬、言听计从,或者说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害怕导师。敬畏导师,主要是指打心里钦佩导师的学术和人品,并产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感想,这种感想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会转化为探索学术的激情和动力。可以说,我们往往按照心中的导师形象,在塑造学术上的自我。因此,敬畏导师其实也是尊重自己的选择。我想,如不敬其师,就不必入其门。否则,一般难以有所成就,那将是师徒共同的悲哀。

其次,平时要多与导师交流专业问题。毫无疑问,博士导师都很忙。不要因为导师忙,就怕打扰导师。我告诉你们,导师的时间,你不用白不用,你不用也是被别人占用了。这样一想,你们是不是就心里释然了?许多好的学术创意,往往是在交流中碰撞出来的。但是,不要一遇到问题就找导师。我昨天在文学院的开学典礼上讲到:“在专业学习上有疑惑,要学会自我解惑。如何自我解惑?把问题放在心中,去查找资料,在阅读中反复思考,总会有所得。自我解惑,能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决断的能力,不会盲从任何成见,也不会迷信权威。我觉得,创造性人才主要不是老师培养的,而是自己培养的。”另外,切记不要无谓地耗费导师的时间,交给导师看的论文和开题报告,一定要格式整洁,文字通顺,这是一种基本的尊重,千万不要寄希望于导师给你做文字校对或帮你查找基本的资料。

第三,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又不被导师的理论框架所拘囿。博士生自然是导师科研团队的重要成员,需要协助导师做课题。而且,协助做课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训练方式,不要老觉得做项目就是给老师打工。不过,如果你有学术雄心,那么,除了传承导师的学术理念,还得开创自己的学术领域,不要被导师的理论框架所限制。博士生做学问,要尊重导师的意见和成果,但自己也要有主见和开创。

◆ ◆ ◆


 ✎“人大复印”精选拓展阅读

李永东作品精选



 ✎ 留言小互动 


你如何看待博士生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