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乡村看小康丨盐碱滩变成“小江南”

第一师融媒体中心 阿拉尔发布 2021-10-09


过去“鸟儿都不来”的盐碱滩,如今变成了鱼虾塘、荷花池、乡村旅游景点。在多年前,这可让十一团十三连职工群众想都不敢想。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十三连“雀儿湖”乡村旅游点,道路两边水泽里,虫鸣啾啾,蜻蜓低飞;远处,盛开的荷花此起彼伏,成群的水鸟或栖息或飞翔觅食。



多年前,这里是盐碱滩,冬春季一刮风,满天都是细细的“碱面子”,“这地方别说人了,鸟儿都不来!”十三连党支部书记、“雀儿湖”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姜延付告诉记者:“十三连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以前连队面貌落后,找不到发展路子。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之后,激发了连队‘两委’成员带动职工群众致富创业的活力,‘两委’成员也转换了思路。”


十一团十三连的发展思路就是:把大漠戈壁看成是待开发的“绿水青山”,把排碱渠、大碱沟看成“聚宝盆”,积极探索盐碱水水产养殖、改造盐碱地发展种植,发展畜牧渔业,助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本着这一思路,近年来,十三连开启“变废为宝”模式,开发出诸多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好项目:改造盐碱滩种植玉米,打造“玉米迷宫”乡村体验游;把垃圾芦苇坑改造成荷花池,举办荷花观赏一日游;把途经十三连的科里雅河古道扩宽,打造休闲垂钓胜地;改良废弃盐碱滩水进行水产养殖;改造盐碱地,进行畜牧养殖等等。


“今年,我们再投资35万元建成养殖圈舍,一些水上项目也基本建成。田园骑马、休闲垂钓项目已开放,民宿项目接近完工。”姜延付介绍。


师市著名景点“沙漠之门”“昆岗文化园”都在十三连境内,依托景点,十三连旅游得到快速发展。2020年7月,十三连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目前,师市正积极打造包括“昆岗文化研究地”和“沙漠文化旅游地”在内的十三连田园综合体,综合体将作为阿拉尔市的田园“客厅”,成为师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兵团乡村旅游示范村以及南疆兵团乡村振兴样板。 


“目前,我们已成立了综合旅游开发的‘雀儿湖’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正式社员17人,未来还将纳入全连197名职工。”姜延付说。



因地制宜利用盐碱滩涂,让盐碱水变废为宝,带动连队职工共同富裕,十一团十三连探索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十一团十三连并不是个例。在距离十三连“雀儿湖”景区两公里外的七连,有一个泽泓生态农业鱼菜共生技术示范基地,记者来到此处看到,已建成的温棚水产养殖区一望无际,十多位工人正加紧清塘、杀菌……这里已经由昔日一文不值的盐碱滩变成了今日名贵水产品的“聚宝盆”。


泽泓生态农业鱼菜共生技术示范基地负责人张正军告诉记者,基地引入途经连队的盐碱水,经过处理后,采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一些名贵鱼,已取得成功。


“我们主要养殖加州鲈鱼、淡水石斑鱼、珍珠斑鱼、笋壳、黄金鲷等,都是高档名贵鱼种,争取明年春节上市。将来,通过师市农村农业局的技术推广,争取把市场做大,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张正军告诉记者,目前基地有20多个标准鱼池,每池投放鱼苗平均成本大约2万元,仅鱼苗每年需投入资金50万元,年可产出8万公斤鲜活鱼,预计销售额400万元左右。



师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水产科副科长刘明军说:“泽泓生态农业鱼菜共生技术示范基地养殖名贵特色鱼对七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带动了周边职工群众发展养殖增收致富,还弥补了师市高档水产品的空白。”


目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师市利用盐碱水助力团场连队高质量发展正迎来全新的机遇。昔日的盐碱滩成了如今的“聚宝盆”,一望无边的盐碱地、废弃的盐碱水正变为职工群众致富的“钱袋子”,助力连队变成一个个“小江南”。


文图:张涛 潘许

编辑:万   婷        审核:钱素玲

终审:冯   斌        监审:杜新民



主办:第一师阿拉尔市融媒体中心

走进乡村看小康丨美丽连队更宜居 职工生活更幸福

走进乡村看小康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阔步迈进振兴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