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1、照见无自性-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编者按:释印顺(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又称印顺导师、印顺长老、印顺法师,俗名张鹿芹,浙江杭州府海宁人(今属嘉兴),为近代著名的佛教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曾以《中国禅宗史》一书,获颁日本大正大学的正式博士学位,为台湾比丘界首位博士。毕生推行人间佛教,为佛教,为众生。他也是慈济证严法师的依止师。为了纪念印顺法师,台湾省新竹市政府将曲溪里的南松桥,改称为印顺桥。文中的“师”指的印顺法师,“生”指的是法师的弟子(或学员)。转载此文,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同意文中观点。

 

 

 

生:当我朗读心经时,为什么仍然觉得闷闷的,没有「无有挂碍」的感觉?

 

师:你还没有照见空性,所以没有轻松自由的觉受。

 

生:怎样才算照见空性?

 

师:你用什么方式朗读心经?

 

生:我一边念,一边体会其中的涵意。

 

师:当你面对外境或返观身心的时候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生:我用心经的文句思惟、咀嚼外境或身心的空性!

 

师:这样仍然停留在套公式的范围里。

 

生:怎样才能照见空性?

 

师:照见空性并不是见到一样东西,只是见到现象的无自性而已!也就是发现它没有丝毫的固定性、孤立性、实体性!也就是无常、无我、无实的。

 

生:我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没有亲切的感受!

 

师:因为不是彻底、完全的无自性,还存有「自性见」,就不是真正的无自性,即使理解世事无常、感情是会变的,心中仍然希望永恒的安乐、不变的感情,对无常有抗拒,不能融入无常之流。理解无我,但没有看到想要操控、自主,想要开悟、解脱、宏法、度众生的心,仍然不离我见;理解缘起,却看不到自己坚固的思想、见解。照见无自性和知见清澈是同时现起的,否则只是头脑的「理解」而已。

 

生:怎样才是「知见清澈」?

 

师:认知里不含自性见,如实地看、听、思想和行动,不添加额外的知见投射在上面!就像清泉一般,清澈见底,不含混杂的泥土和污秽!

 

生:怎样才能看见自己的自性见?

 

师:当下观照,发现自己在看事情、看自己的身心的时候,用的是固定、孤立、实有的认知模式,

 

生:怎样观照?

 

师:譬如到了十字路口看见绿灯,就认为:「我用功修行,所以菩萨保佑我」,发现自已贪吃、贪睡,就认为:「我的业障怎么这么重,真该死!」,用这样的眼光来看自己、头脑里面装满了各种一再重复的固定解释。这些都属于自性见的衍生物,里面隐含了自性见。

 

生:怎么知道里面隐含了自性见?

 

师:一个想法可能含有自性见,也可能不合自性见,凡是认为那是实有、固定、孤立,「认定」「应该」是这样或「不应该是那样」,这种看法是僵化的、局限的,完全领略不到它流动的活力、潜能、新鲜、丰富的多彩、多面性,感受不到它其实不只是眼前所呈现的缘灯、贪心等外在或内在现象,它没有本质、可以幻化万千!没有丝毫的自性实体!

 

生:贪瞋里面有没有隐含自性见?

 

师:当你仔细观照,它是由自性见引发的,譬想吃东西,对那个东西的认知局限在「好吃」的实在感里,完全不顾有害健康,也没有照见味道是因缘和合、幻化无常,所以变成「贪」,吃东西不等于贪。

 

生:自性见有多少种?

 

师:自性见只有一种,却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投射在各种不同的事物或生理、心理现象上!其中都隐含了自性见!

 

生:什么才是不含自性见的感受和想法!

 

师:由无自性的照见中,体验它流动的活力、潜能、新鲜、丰富的多彩、多面性,没有本质、却可以幻化万千,基于这种明白的照见,所有的感觉、想法不再僵化、局限,不再覆盖、替代、蒙蔽当下的真相,这就是不含自性见的感受和想法,是清净心、是见到无自性的真相之后的妙用。又称为「后得智」,见到无自性称为「根本智」。

 

生:这样就会「感觉」轻松自在吗?

 

师:明白的照见真相,当下灵活、清新,没有负担,就会「感觉」轻松自在,这种「觉受」没有实在感、自我感,那是无自性空的。

 

生:好像有点懂!

 

师:在事中见法,体会无自性,才含有轻松自在的觉受。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santmat.cc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