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1:三转法轮

德昆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1三转法轮

 

编者按:从古至今,关于藏传佛教的争议一直存在,在此不赘述。其实,藏传佛教理论比较权威的诠释在格鲁系;当然,汉地流行的却是宁玛系(大圆满)。刨去神话色彩,必须承认藏传佛教还是比较多的保留了实修的传承(含理论、实践),而且,因为历史的原因,藏传佛教一直有关于如何做上师的比较专业的、私密的“职业”技术培训,所以,即使同样的修证水平,藏传的上师显得比汉传的“有型”、“高大上”得多。

 

公众号选择介绍一些比较基础的藏传佛教理论,供大家比较、参考。或有“自赞毁他”的部分,预先请诸看官周知。转载此文绝不代表公众号意见。

 

另,本文作者德昆,网络没有发现其详细资料,疑似黑德昆先生的笔名。

 

佛陀在世时,曾三转法轮,宣讲他所证悟的真理,给予三个阶段的教法,逐步深入。

 

佛陀在鹿野苑(今印度瓦拉纳西东北),对最初的五位追随者讲法,被称为“初转法轮”。此次说法的内容首先是对“中道”的阐释,即避免苦行的自我折磨与纵欲的尽情享乐两个极端。

 

苦行与纵欲是过往沙门修行中常见的两种方法,佛陀此说体现了对传统婆罗门教理论的批判和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伟大而不凡的宗教改革者。

 

初转法轮的内容还有“无我”(十二因缘)、“四圣谛”和“三十七道品”等,这些思想构成了原始佛教的理论核心。

 

按照大乘的说法,初转法轮主要是关于“四圣谛”“无我”“三十七道品”以及出家者的戒律(正确的心念和行为规范)的开示。

 

这是从道理上令我们认知,众生皆有离苦得乐的心愿,之所以一直不能脱离痛苦,获得解脱,是因为不了解苦的成因。

 

“四圣谛”——苦、集、灭、道,就是告诉我们苦的种种现象及苦是如何形成,苦和苦因又是如何对我们的意识流转形成深远的影响,导致我们深陷其中,不得解脱——这是就轮回在某种层面的显现。

 

烦恼源自深重的无明。无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生命实相的误判,是执着于“我”的存在。基本上我们的一切贪执欲望都源自此,能够令我们从中解脱的方法,就是认知开展“无我之道”。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佛说“无我”并非是否认“我”是存在的, 而是说“我”是依附于因缘和合而存在,没有不需要依附外缘,绝对独立的“我”存在——如此深入分析是教人破除对“我”的执着,解除自私的心态。

 

初转法轮时,佛陀的弟子不多,对于真心修行的人,世尊格外强调修行中需要注意戒律和规范。由戒律而产生定力,由定力而产生专注,由此而产生智慧,戒定慧三学,是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基础和至关重要的根本。

 

佛陀初转法轮时已经在教导空性,但大乘主张,佛陀在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无我”教法,并未涵盖完整的空性法义。二转法轮在初转法轮的基础上开示了完整的“空性”和“无我”的义理:“外在的显相和自我一样,都是空性的。”

 

二转法轮的地点据说是在王舍城灵鹫山,佛陀对菩萨和大乘僧众开示了般若经——后来结集成《大般若经》,教导了四重空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简单来说,空不是没有,更不是不存在。空是一切的显现和变化,一切事物都具有变化无常的本质。就像生老病死,四季轮回,花树开谢,生者必离,聚者必散。哪有一件事物是坚固存在、永恒不变的?

 

佛陀告知人们该如何看待娑婆世界中的所有现象如幻的本质。现象虽然显现,却没有独自本具的存在。持续的变化、无常才是它的本质,也是空的含义。接纳了空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现世现象的认知,摧毁顽固的执着。

 

必须要指出的是,空绝不意味着驳斥及不认可现实世界,在现实架构下因果关系等等的运作,不会因此而减损。它破除的是因习气而执取诸法有自性的假象。

 

空性被称为“伟大的母亲——般若波罗蜜”的原因是了悟空性, 是一切了悟、解脱、证悟的根源,是四类圣者(声闻阿罗汉、缘觉阿罗汉、登地菩萨、诸佛)的母亲。

 

佛陀在二转法轮中讲到“悲智双运”。以慈悲心和菩提心为基础深观空性、无我和诸法实相。是大乘行者的特质。将空性的觉照和菩提心的了悟两者相结合,才会开展出智慧和善巧方便。智慧主要指对空性的体证,善巧则是指利他的动机。

 

由于对空性的的深入诠释,二转法轮被称为“无相法轮”。这个阶段也描述了菩萨道,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善巧的修持方式(六度波罗蜜)。

 

仅仅有正确的认知态度和解脱痛苦的心愿并不够,在认知和接受正确的道理之后,还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修持,才可以得到真正解脱的智慧。

 

六度波罗蜜就是佛陀指出的六种行而有效的修行方法。行摄六度波罗蜜可以帮助我们从自我、自私、小我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心变得更包容、更广大,懂得付出的重要性和方式。

 

三转法轮时佛陀开示一本重要的经典《如来藏经》,它谈到潜藏在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佛性。龙树菩萨和弥勒菩萨的许多论著正是由此生出。

 

三转法轮教授“佛性”(心性),主张心的本性不只是空,同时也是清明光明的,没有任何概念造作的明性,显现为全然的悲心和深广的智慧等俱生的功德(如来藏)。

 

这最后一次转法轮,也从究竟和相对两个层次上(胜义谛和世俗谛),彻底说明了心的所有面向和功能。因此三转法轮又被称为“广善分别法轮”。

 

二转法轮强调空性,并提供方法,帮助我们证悟空性,转化“认为一切现象真实存在的执着”,三转法轮则强调清净明光的空性以及心源源不绝的创造力。

 

基于二转法轮中所开示的“诸法无自性”,在实际的理解中可能会有某些偏差(譬如理解为一切现象皆不存在),佛陀特意在三转法轮时开示了《解深密经》,二转法轮般若经中讨论的“空性”,由此有了“世俗谛”和“胜义谛”两个层面,也因此衍生出印度大乘佛教的两个主要派别:“唯识”和“中观”。

 

在大乘佛法中将佛所说经典分为两类:了义和不了义。那些可以在字义之外作解释演绎的经典叫作不了义经,可以直接在字义上契入或了悟的称作了义经。大乘理解佛经和佛意有“四依法”,即:(1) 依法不依人;(2)依义不依语;(3)依了义不依不了义;(4)依智不依识。

 

一般普遍的观点认为,初转法轮属于不了义,二转法轮属于了义,三转法轮属于究竟了义。这是因为一开始就开示空性,可能会使很多根器不具足的众生望而生畏,所以佛陀先从世俗层面展开教导, 继而再契入空性见地。

 

以三次转法轮为基础,佛陀的教法提供了三种载运我们获知真理的方法(三乘):声闻乘、缘觉乘以及菩萨乘,前二者形成了小乘(基础乘),菩萨乘则称为大乘,在随后漫长的发展和演变中,又被分为小乘、大乘和金刚乘(直指佛性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金刚乘和三转法轮时所教导的见地是相同的,然而,金刚乘所依据的是密续,而不是经教的传统。因此,金刚乘不在三转法轮的范围之内。

 

无论是何种分法,三乘教法都是佛陀所教授,虽然在见地和修行方式方面有细微区别,实际上却是同一根基,互为补充,我们不必陷入高下区别的执着。对佛陀的教法,唯有循序渐进,精进修行,才可以体悟到最深的奥义。

 

初转法轮之后,佛陀开始了长达四十余年的说法历程,其足迹西至马图拉和毗兰若,东至鸯伽(孟加拉),北止于迦毗罗卫,南止于菩提伽耶(至于远赴克什米尔和斯里兰卡的说法,则不足采信)。

 

佛陀接纳了最初几位弟子之后,在他成道后三年左右的时间里, 摩揭陀国的频毗婆罗王皈依了世尊,成为大护法。几乎是与此同时, 后来成为教团最高长老也是最深得世尊信赖的舍利佛与目犍连二位长老,带领自己的二百五十名弟子皈依了世尊。

 

继两大长老之后,同样备受世尊信赖的摩诃迦叶尊者也是在那时皈依。随着其他教派的信徒陆续皈依,世尊的教团变得强盛起来。

 

从某一个时期开始,佛陀允许这些弟子各自接收新的门徒,分头弘法。当他们出行时,世尊会给予他们祝福和开示。如此,僧团逐渐壮大,有形成教派的趋势。

 

本文摘录自《藏传佛教极简史》第二章 “今日娑婆树 几年为一春”第一节“三转法轮”。作者:德昆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