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静老说的话 三

 

三、深入解行 


1.“人”有四大(骨头、血液、体温、气息),虽然肉体有不同的体形,但每个人都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每天人体所接触到的皆是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心里的想法)。 

    A、“凡夫心”的一切习惯皆因贪迷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肉体、五蕴、六识、六根,五欲、妄想、执着、分别、贪、嗔、痴、情执、语言文字相、修行过程的叉路、攀相……等,自以为是(自以为对)的六尘一切妄相(认假为真),才出不了六道。(六尘是一切妄相总称的代名词) 

    B、“佛的法”是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用怎样的方法(坏事不做、真信愿念佛到底、心离六尘一切妄相),才能识转为智,即能放掉自私自利凡夫心的一切习气。以清净的心念佛,才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亦是善男子、善女人”,即能出六道往生西方。 

 

2.相:分内相与外相,凡夫心即是污染到“相”的心(染着习气的种子)。 

     A、心里的一切想法相、念头相、感受相,例如:贪、嗔、痴、妄念、嫉妒、回忆、烦、苦、痛……等六尘相,即是“内相”。一切人、事、物,例如:色、声、香、味、触、语言、文字……等等六尘相,即是“外相”。 

因为凡夫心(仓库)存档了习气的种子,若种子不灭干净,缘起就会还自受。例如:当你听到不合自己意的话,或看到不喜欢的人、事、物时,嗔心的念头(嗔的习气的种子)就会被境(相)转走。若是这样的情形,你八识(仓库)嗔的习气种子,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又加了一份力量,其它一切相一切心里的念头感受皆是如此。 

    B、反之,不管什么相或心里有什么不正的想法、念头、感受出来时,例如:贪、嗔、妄念、回忆、嫉妒、闷、烦、急……苦、酸痛……等等六尘相,只要丢掉它不用,转为念佛,即是修行(改习气)。佛法是告诉我们离苦的方便工具,一切皆靠自愿自修才能自悟,无他人可代办。 

     人人皆有真心佛性,不用心外求,亦没有得。只要把凡夫心的假东西(习气种子)不用,清净心的真东西自然会慢慢出来运用(正知见、正智慧、正……等)。 

 

3.一切相、烦恼与习气,皆是从凡夫心“想”出来的,(想的相,有粗亦有细),想是妄,亦是妄心的总根源。心里有何想法出来,其它五根才会跟着起作用。例如:心里想喝水,才会去拿水喝、想念佛才会念佛。“想又会执着想”,有想就会有分别、贪、嗔、痴……等,迷在自以为是的六尘一切妄相。(若是心不换跑道,生生世世皆被妄心用。)若能在未起心动念之前即念佛,即能不再起惑造业,即能断生死根。 

 

4.因有妄想“有想”,才会有很多……妄相,如一个……念头、感受。例如:妄念、贪、嗔、痴、执相、幻相、烦、闷……等一切自以为是的六尘造作出现。若要除掉修行的障碍,即要去掉八识总根源(想)。没有妄想,即不会有枝枝叶叶了,心即清净。(还没有开悟时,因为没有慧照力,所以只要不是想“坏”的念头,需要时亦要“借想”作方便用。但是,“想”结束了,心即要回来念佛号。)

 

5.“想出来”。一起心动念,心就会有一个……的“意思相”跑出来,指挥肉体身口意去造作。所以,我们要是能把心的“意思”(意根)都摄在佛号上,慢慢即能不再用意识心的“意思”去造业,心慢慢即能做主,慢慢即可一心念佛。心都干净了,即可清净心念佛(无相念佛)。如若不然,当念佛的时候,心里同时又加了不甘心、想某人、味道、回忆、乱想……等六尘妄相,就不是纯念佛了。换一句话说,就是心里有念佛的念头,亦同时有不甘心、想某人、味道、回忆、乱想……等六尘妄相,就不是纯念佛了。只要真正信愿念佛到底,与真改习气到底(一门深入)。即能去掉心里的一切垃圾(六尘一切妄相),自然会有清净心的正定、正的智慧出来,过愉快、周全的日常生活,亦可往生西方、成佛。 

 

6.凡夫若要“一点”好处,即要用到很多……的念头来“想”办法。凡夫的“心”与“想”已习惯溶合一起,有时虽然“想”出来,自己却没有能力发现,(皆因迷在相里,自不知)。若不依正法入实修,“想”是去不掉的。想出来的是意识心的“相”(皆是六尘相生灭理),清净心出来的是真性的般若(皆是真空真理)。 

 

7.“相”皆是从意识心出来的,意识心在日常生活中会与相合,与会一切法执。皆因攀在妄想、贪、嗔、痴……等六道黑暗习气相,与自己内心“合理化”的惯性,才没办法超越自己的十八界(六识、六根、六尘)。 

 

8.日常生活中只要不服从(不执)相,服从(执)信愿念佛号,慢慢即能舍识(舍掉一切习气相)而超越六尘一切相,清净心的智慧自然出来随着“真理”而行(舍识用根即能超越十八界)。 

 

9.“修行”,即是“依佛的教育”来降伏和放掉自己“心”的一切习气,而让自己清净心的智慧出来运用、清净心念佛。 

 

10.学术是世间用的智慧(聪明),与了生死无关系。念佛,修行(改习气)是出世用的智慧,出世的智慧里自然会有入世(世间)的智慧。 

 

11.修行会进进退退的原因是: 

   A、知见(观念)、想法、方法不对。 

   B、对佛讲的教育,因信不真,即与佛的教育不相应。 

   C、舍不得改习气。念佛、改习气是造往生西方、成佛的“因”。习气都不改,成就慢,因为凡夫心造的都是往六道的“因”。一般人都比较重视“果”,其实“因”才重要,因为“果”是顺其“因”而自然形成的。 

 

12.“所知障”是心里的知见、想法、方法不对、不正。所说、所行即会不对、不正,即会障修行道。“真信愿念佛到底、真改习气到底”,即能慢慢去掉一切障,即万人修万人去。 

 

13.从“想”出来的,皆是凡夫意识心出来的妄相,皆是自以为是的“假佛法”。从清净心出来的皆是智慧,真相实相的“真佛法” 

    A、因凡夫心无佛法,才需要依靠佛的教育法来改掉原本的知见(观念)、想法、方法。才能知道悔改,去掉妄想、执着、分别、贪、嗔、痴……等习惯(即能止恶行善,善而不住六尘一切妄相,即是净)。 

    B、要出离六道,即须依靠佛的教育,依靠“正知见、正方法、实信、实修”做为从此岸到彼岸的“沿路”的桥梁,才能去障碍,归到清净的路。 

 

14.若念佛修行很多年,妄念……等习气没有减轻,还在原地转圈圈,没有智慧,不知道往前走。这是因为闻正法时只在语言、文字相,或用意识心“自以为是”的知见想法与方法。皆未入佛法的语言、文字、正知见的般若,即无实修的般若(智慧)。(肉眼看文字,慧眼见真法。) 

 

15.A、看“佛法”书与听“佛法”,不在多或少。是要心静下来真心甘情愿的看与听,才会由闻佛法的般若,而转入实修的般若。(才能洞见佛法的意涵,即能找到你所要的答案与正路。) 

    B、念佛时要真心甘情愿的念。(才能心离六尘一切妄相,即是改掉习气,才能真消业。) 

    C、要真心甘情愿的往生西方。(才能真离六道、真往生西方。) 

 

16.自己是否曾静下心来仔细地“想”:自己要的是什么?每日“所忙所学”是否真正能让自己安下心来?跟自己、家人、他人相处得是否更“随缘”,更自在和乐?是真心在“随缘”帮助亲人与他人,还是人家说好,就跟着说好?处事是否更有智慧,更轻松愉快,亦能静下心来念佛?每天的精进是否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用一门实修?还是在“文字”上,或者在因着相而修出来的“幻相”上打转?还是在“忙”着攀缘、攀相?还是在“忙”着真心念佛、改习气(丢垃圾)?

 

17.凡夫心(意识心)修行容易,成功难的原因,皆因误解佛法的意思而误用。(自以为心里的知见,身口意的解行,皆己是在用佛法)。因无真信愿念佛,一门深入,亦因执相而舍不得放掉自以为是“好处”的六尘一切妄相,皆身忙心更忙。若能从今日起,在每天二十四小时的日常生活中,不再浪费生命,而安排自己的生命,坚持到底,决心把握自己的每个当下,坏事不做,入境随俗随缘过,然心自主。一方面真信愿念佛,一方面心不住六尘一切妄相,即能身忙心不忙。若“想”有智慧过自在快乐的日常生活,又“想”今生即往生西方,今生每天的二十四小时,为何不拿来造往生西方的事(业)?为何还执造往生六道的事(业)?今生能往生西方的因缘,“关键”皆在自己每个当下真信愿行佛的教育,自己每个当下所下的坚决意志要真切。凡世间非永住之处,一切相皆非“我”的,应借假修真,才不枉来。(当下不了,要何时了?今生不了,要何生了?) 

 

18.凡世间的“人”,有已婚、未婚。日常生活皆要随自己的因缘(环境),守本份。然而一切相的“关系”(缘)皆是表相,底子皆是生灭缘。凡事看淡一点,不要太执着。亦应“自度”,亦要“随缘”帮他。 

 

19.“自度”即是去掉心里的一切自私自利的习惯。(一切皆要合我意,心迷在六尘一切相,即会自私自利,即是假我。) 

     A、只要心没有专用在某件事上,记得时,心里就要把佛号字字“自然”念清楚,“自然”听清楚。心慢慢离六尘一切相,(慢慢去掉凡夫心原本的习气)。慢慢即能洞见凡世间的真相,找回自己。(认识自己,认识凡世间的事。)即能慢慢放掉自私自利的“假我”。 

     B、心不住六尘一切相,即能洞见诸法真相,即能回归清净的“真我”。才是真“自度”。 

 

20.修行不能“依想象、猜测或用揣摩,或自以为是”。要先认清真佛法、真善知识,才能依真佛法在每天日常生活,行、住、坐、卧、闲、忙、动、静待人接物中“实修”(知道法的意涵,会用、用对)。 

 

21.念佛不是精神寄托,或以修行的成就感做为肯定自我,或与他人比高低,或做人情。亦不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点小利益出现就认为“是”(有得)。要是执迷这样的想法,即会因小失大。 

 

22.学佛是要相信佛的法(教导),并非要依赖、崇拜佛。人与人都须要感恩与尊敬,对佛亦要更大的感恩与恭敬。因为有了佛法,才使我们有机会籍念佛修行,从凡夫心,凡夫肉体,转而成为佛心、法体。 

 

23.学复杂的事,反而更慢。念佛越觉得单调越要念,将单调的念头放掉,常把心安住在佛号,久之即会把念佛的兴趣念出来。 

 

24.生灭心、意识心、妄心、假我、八识、仓库等,名相虽不同,但皆是“凡夫心”的代名词。 

 

25.六道相即是六尘相,亦是“六尘一切妄相”的代名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