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柳叶刀子刊:中国40%痴呆症可预防!国人重点改变这6点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19-06-30


“虽然这些风险因素难以完全消除,但即便只是适度的改善,也会对痴呆症发病率产生巨大影响。”


全球痴呆症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为全球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任何有助于减少痴呆症风险的举措都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效的预防措施一直是人们的关注方向之一。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中国等中低收入国家,近半数痴呆症可以通过改变危险因素得到预防。研究结果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卫生》。


图片来源:《The Lancet Global Health》官网截图


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35%的痴呆症可归因于9个危险因素:早年教育水平低、听力损失、吸烟、高血压、肥胖、缺乏身体活动、社会孤立、抑郁和糖尿病。但由于数据来源,这些证据更倾向于高收入国家的情况。


那么,这一结果是否在全球普遍适用?不同国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预防都有效吗?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而搜集了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的数据。他们主要参考了危险因素衡量方法相似的痴呆症相关大型研究,中国和印度的样本量均超过2000人,拉丁美洲各个国家样本量也在1000-3000之间。


研究人员统计后发现,此前识别出的9个危险因素不仅适用于其他地区,而且在中低收入国家的预防作用可能更大。在中国,有40%的痴呆症与这9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关,在印度和拉丁美洲,这一比例分别为41%和56%。


图片来源:pixabay


同样的9个因素,可预防程度之所以会有差异,主要是有5个危险因素在中低收入国家更为突出:

  • 教育不足:定义为未接受初等教育,分别影响了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10.8%、13.6%、10.9%的痴呆症,而全球比例为7.5%;

  • 晚年吸烟:中国、印度、拉丁美洲的影响比例分别为4.2%、6.4%、5.7%,全球为5.5%;

  • 高血压:中国、印度、拉丁美洲的影响比例分别为6.4%、4.0%、9.3%,全球为2.0%;

  • 肥胖:中国、印度、拉丁美洲的影响比例分别为5.6%、2.9%、7.9%,全球为0.8%;

  • 糖尿病:中国、印度、拉丁美洲的影响比例分别为1.6%、1.7%、3.2%,全球为1.2%。


从这组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到,在中国,高血压和肥胖对痴呆症的影响程度均远远高于全球水平。


从贯穿一生的健康影响来说,以中国人群为例,在早年,教育不足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导致发病风险增加60%;进入中年后,听力损失、高血压和肥胖是防控重点,发病风险分别增加90%、60%和60%;迈入老年后(≥65岁),缺乏体力活动、吸烟、糖尿病等因素对于痴呆症发病最危险,发病风险分别增加40%-90%不等。


▲在拉丁美洲(红)、印度(蓝)和中国(绿色),一生中潜在危险因素对痴呆症的影响(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点击可放大查看)


从对国人的影响程度而言,影响最明显的依次为教育水平低、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肥胖、吸烟和听力损失,对于所有痴呆症中可预防的40%,这6点的影响程度覆盖了37%。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风险因素可能正是痴呆症预防策略的初始目标,并特别指出,在中低收入国家,教育缺乏对痴呆症风险的影响都相当之大,改善教育机会可能会为痴呆症预防带来巨大好处。


研究资深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精神病学教授Gill Livingston博士表示,“虽然这些风险因素难以完全消除,但即便只是适度的改善,也会对痴呆症发病率产生巨大影响,将痴呆症的发病延迟五年就可以将其患病率降低一半。”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Naaheed Mukadam, et al., (2019).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s for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n analysis using cross-sectional survey data.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10.1016/S2214-109X(19)30074-9

[2] Dementia more preventable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 Retrieved April 16, 2019,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4/ucl-dmp041219.php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推荐阅读

益生菌干扰免疫系统,影响药效?安全问题再起波澜

预测癌症免疫疗法效果,除了PD-L1还需要哪些生物标志物?

柳叶刀·肿瘤学:晚期卵巢癌总生存大幅延长!尼拉帕利疗效再添新证

柳叶刀:达芬奇画的大脑,竟然带来这些突破性发现

有望告别每年接种,通用流感疫苗首次人体试验启动

点个“好看”,分享医学新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