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里程碑: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0年结果发表柳叶刀子刊,更多获益闪耀全球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19-06-30

30年后,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的人群中,作为主要结局的每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显著更低,死亡率持续降低,预期寿命显著延长。


谈到中国学者在糖尿病领域的重要贡献,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必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庆研究先后由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潘孝仁教授和李光伟教授领衔,改变了世界对于糖尿病预防的观点。


4月25日,大庆研究30年随访结果正式发表于《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最新数据基于更多结局事件,加强并拓展了此前的发现


图片来源:《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官网截图


大庆研究已取得的硕果


早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已经表明,肥胖和缺乏身体活动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可改变危险因素,而葡萄糖耐量受损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


当时的大庆地区经济腾飞、生活水平大幅改善,作为中国发展的缩影,由此而被选为糖尿病预防研究的“根据地”。大庆研究始于1986年,经过筛查后,当年576名糖耐量异常的成年人随机进入对照组(n=138),或接受三种生活干预措施之一(n=438):饮食、运动或饮食加运动,干预期为6年。


此前的随访结果首次证明了糖尿病可预防,而且预防效果能够长期维持,在干预的第20年,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降低43%。这一点在随后的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DPS)和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等多个国家的大型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证。


那么,生活方式干预能否带来更深远的影响,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能不能减少?由于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主要影响有20-30年病史的患者,这也是大庆研究在后期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23年随访结果显示,在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的受试者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均有所下降。此次发表的30年随访结果进一步更新了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尿病发病率、心血管事件、微血管并发症和预期寿命的长期影响。


30年随访再次证实长期获益


30年间,患者随访率高达 94%,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有135人和405人接受了评估。最新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病中位延迟时间为3.96年,发病风险降低39%(HR 0.61,95% CI 0.45–0.83; p=0.0015),男性和女性的获益相似。


▲研究第30年,干预组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39%(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生活方式对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和相关死亡也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干预组出现心血管事件的中位延迟时间为4.64年,风险降低26%(HR 0.74,95% CI 0.59–0.92; p=0.0060),尤其是中风风险降低了25%;虽然不够显著,冠心病和心衰住院率也有所相似幅度的改善。虽然心血管疾病事件通常在男性中更普遍,但女性在这一点上从干预中的获益更大。


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35%(HR 0.65,95% CI 0.45–0.95; p=0.025),其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降低了40%,糖尿病肾病和神经病变也有所改善,虽然尚不显著。


▲研究第30年,干预组中的心血管事件(B)和微血管并发症风险(C)显著降低(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截至数据统计,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85人(45.7%)和76人死亡(56.3%)。在所有受试者中,一半死亡可归因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死亡中又有一半是由中风引起的。干预组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33%(HR 0.67,95% CI 0.48–0.94; p=0.022),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6%(HR 0.74,95% CI 0.61–0.89; p=0.0015),相当于寿命延长1.44年。相似的,干预对女性寿命的改善更明显,探索性分析表明,男性吸烟率较高可能是导致寿命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在试验开始30年后,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的人群中,尽管在部分次要事件上差异不够显著,但作为主要结局的每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显著更低,死亡率持续降低,预期寿命显著延长。


▲研究第30年,干预组中所有主要结局事件的发生率都显著更低(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一级预防应对糖尿病流行挑战


过去20年来,糖尿病流行日益严峻,全球患病人数从2000年的1.5亿增长到2017年的4.25亿,光中国就有近1亿糖尿病患者,而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这一负担都还将急剧上升。糖尿病每年约造成400万人死亡,并发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感染是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大庆研究的30年结果再次提供了有力证据,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尿病预防,对包括心血管,眼、肾、神经系统等微血管并发症,以及寿命在内的多个方面均有长期益处。研究人员指出,如何将大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针对高风险人群制定生活方式干预计划,结合促进环境和大众行为改变的政策,可能是减少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的最佳措施。


图片来源:123RF


同期刊发的社论评价大庆研究是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试验,此次30年结果更新为加大糖尿病预防力度提供了更多理由。随着我们对病理生理学的深入认识,2型糖尿病已经更多被视为营养性和代谢疾病,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通常会加剧疾病的发生、发展。


社论中强调,针对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和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是应对这一流行病挑战的两大重点。两者都有助于延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方式改变简单、低成本,而且往往能够改善生活质量,而大多数药物治疗则不尽然。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Qiuhong Gong, et al., (2019).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30-year results of the Da Qing Diabetes Prevention Outcome Study.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10.1016/S2213-8587(19)30093-2

[2] Michael E J Lean, et al., (2019). Da Qing 30 years on: more reasons to extend diabetes prevention.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10.1016/S2213-8587(19)30138-X

[3] Guangwei Lig, et al., (2008). The long-term effect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diabetes in the China Da Qing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 a 20-year follow-up study. The Lancet, 10.1016/S0140-6736(08)60766-7

[4] Guangwei Lig, et al., (2014).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ll-cause mortality, and diabetes incidence after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n the Da Qing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 a 23-year follow-up study.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10.1016/S2213-8587(14)70057-9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推荐阅读

哈佛20年研究:血脂越低越健康?过低人群中风风险也升高!

柳叶刀子刊:延缓乳腺癌进展!江泽飞教授等发表中国原创新药3期成果

屠呦呦NEJM发文:青蒿素面临耐药挑战?仍是抗疟首选!

JACC 15万人研究:每天久坐超6小时,改为站姿也没用

糖尿病究竟有几种?北大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团队发现中国患者可重新精确分型


点个“在看”,分享医学新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