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公务员,一条很多人都会尝试的路

一笑而过 青苗法鸣 2020-10-01


编者按

近几年来,每次十一月的国考和三四月份的省考,都被频频爆出“报考人数破历史最高纪录”的新闻。身边不少求职的小伙伴们纷纷抱怨公务员越来越难考,所谓的好单位都是千里挑一甚至万中选一。在小编看来,虽然有很多年轻人表示“鄙夷”体制内缺乏活力的工作,但实际上体制内照样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而且在基本生存的物质保障上更加全面。因此,对于多数人来说,“公务员”实际上是一条较为优良的职业路径选择,尤其是对于寒门子弟而言,这是一场完全“拼实力”的考试,最起码笔试环节如此。而其他单位往往在都符合硬性条件的情况下还会筛选简历,因此各种情况都有可能使得你连笔试机会都没有。当然具体如何备考,请看本文作者丰富的心得与经历总结。 


公务员考试一直是摆在想进入体制内的同学面前的一道“槛”,成功迈过者顺利“成公”,失败者仍需“挣扎”前行。作为一名“二战成公者”,相较那些“一锤定音”的优秀者而言,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自感写下一点心得体会之时,十分忐忑,恐一家之言终误人子弟。选择写下一篇所谓的“公考成功心得”旨在给将要参考的同仁们一些帮助,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成功“上岸”,另一方面,笔者也确实希望将自己公考过程中收获的浅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一些人在公考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早日“成公”以实现心中之抱负。再次强调,该篇文章系笔者备考过程中收获的心得体会,若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一、揭开公务员考试的模糊面纱 

如果你是一位善于检索、查找信息的人,那么这一部分你就可以迅速跳过,因为这一部分是对公考情况的一些简单介绍,你可以轻易在网上搜索到。之所以在此赘述,却是因为笔者就是一名较懒且不善于查找信息的人,也因此错过了一些机会。望师弟师妹们重视这一容易忽视的信息。


我们所说的公务员考试,包括“国考”和“省考”两种。通俗的区分,前者吃国家财政,后者则是吃地方财政,具体能报考的岗位也不同,学了行政法的应该能有所了解,具体报考什么职位可以通过查询报考职位表详细了解。至于想要参加省考还是国考,就需要量力而行了。在此笔者只是将考试时间列出,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妥善安排好时间,统筹规划不要遗漏任何一次机会。


国考一般每年10月初出公告,中旬报名,11月末12月初笔试,顺利通过面试的小伙伴要等第二年2、3月份面试。



各地省考除了个别省市外,都会参加4月份的联考,计划考这些地区的只能做出取舍,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联考的笔试时间虽然相同,但报名时间各地却又不尽相同。每年省考,北京、上海启动最早且和国考类似,前一年11月份报名,12月中旬笔试,第二年2、3月份面试。


尤为特殊的是广东省,深圳市、广州市和广东省其他地区分三次考,其中深圳最早,一般安排在12月低报名,第二年1月中下旬笔试;其次是广州,会在2月下旬报名,紧接着3月下旬笔试;最后广东参加的是多省市联考。


江苏省一贯坚持自己的特色,每年1、2月份报名,3月中旬笔试,5月初才面试。


吉林、西藏和河南三省每年都在下半年举行公务员考试。吉林一般8月分报名,9月份笔试;西藏8-9月份报名,9月份笔试;河南8-9月份报名,9-10月份笔试。


四川和重庆两地每年要考两次,上半年两地均参加联考,下半年重庆8月报名9月笔试,而四川9-10月报名,10-11月笔试。



二、公考流程中不能忽视的“致命”细节

公务员招考流程在招考公告上都有说明,但初试者看起来较为抽象,按照时间顺序简单介绍。从发公告到公示录用及领取录取通知书,在整个公考中包括以下环节,报名和资格审查(初审、网审)、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人民警察岗需体能测评)、考察(政审)、公示录用。倘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这一年的准备均可能功亏一篑,所以下面笔者所说的内容希望读者高度重视。


报名和资格初审阶段一定一定一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详细的阅读报考岗位职位要求,看自身是否满足报考条件,如党员身份、研究生学历、两年基层工作经验、有关资格证书等。尤为要事先关注的是专业的限制(法学要注意对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及本科专业有无限制),有些一级学科包含八九个二级学科,报名前一定要确认自己的“小专业”是否符合报考条件。虽然资格初审是网审,部分内容无法确认真伪,但不能心存侥幸,一定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弄虚作假,即使初审侥幸过关也会在下一环节露出马脚。



笔试大家都很熟悉,希望考前提前去熟悉考场,不要走错考场错过考试。但是要注意的是,公务员笔试与其他考试不同,时间是完全不够用的,这是所谓的常态,不要抱怨时间如何如何,要想的高分就要掌握技巧,尤其公考行测的技巧性非常强,想拿高分应试技巧至关重要,下文会有阐述。再强调一点全国性考试作弊已入刑,监考很严的!



资格复审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格审核,对考生的报考条件详细审查,初审阶段如若投机取巧,在这里都会被剥夺面试资格。每年都会有许多因资格审核不过而丧失面试资格的考生,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不让自己的幸苦付出付之东流。



面试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成绩的高低基本能够决定你能否上岸,不要因为笔试分数过高过低而懈怠或放弃从而影响了面试,在这一环节一切皆有可能,不要有侥幸心理,逆袭往往就在一念间,每年都有笔试分差20+逆袭成功者。特别强调的是,面试是非常公平公正的,不需要担心其他有的没的,做好充分地准备以最佳状态应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此外,面试时着装以稳重、得体和大方为原则,将自己最符合公务员气质的一面展现给考官看,男生最好不要佩戴“名表”“名腰带”,女生不要佩戴首饰不要化浓妆。



体检环节,虽然每年都会有人刷下,但确实是因为身体原因所致,这是不可控的,唯一可控的是体检前夕吃点清淡的,不饮酒,早睡早起作息规律。为求心安可在体检前自己做个“公务员套餐”,做到心中有数。



政审阶段无需担心,决定审查结果的我们改不了,锦上添花的则又无需担心,只是要强调一点的是,倘若不是应届生需要准备的材料较多,届时可以多多联系报考单位人事处搞清楚,省的来回奔波折腾自己。



三、公考备战之己见

趁着自己公考的记忆还算清晰,这部分笔者想谈谈如何更好的备战公考。经过对近两年来学习生活的梳理,笔者认为成功上岸一定离不开良好的心态加上充分的准备。学的好是基础是关键,只有考前每多一份付出,考时才能多一份游刃有余的洒脱。但学的好却又不如考的好,支撑超长发挥的(至少不是发挥失误)是一个好的心态。这里所说的心态是贯穿整个公考始终的良好心态,过程中有波动实属正常,能及时调整就可以。


公考的战争在报名时已经打响,从那时起就要保持好的心态。坦白地讲,国考每个岗位报考比平均在1:100以上,省考报考比因岗位不同差距很大,少的只有1:3,多的甚至达1:300。这么悬殊的数据确实会给部分人带来莫大的压力,但大家也不要被这个数字吓到,这也仅仅是个数字。人多说明我们报考的岗位热门,是所有人心向往之的地方,狭路相逢勇者胜,唯有奋力拼搏才可取胜,而这个岗位确实也值得我们为此拼搏。人少也不能懈怠,即使只有三个人参加笔试,不努力成功上岸的也不一定是你。


不要自以为看到的是别人轻松战胜为数不多的“对手”成功上岸,而忽视了别人背后三更灯火五更眠的努力与付出。一言以蔽之,公考之始不要被这数据吓到,只要你努力付出,迈好公考长征每一步,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偷偷告诉大家,其实每年都有很多人只报不考,也许你的岗位报考比1:300,谁又能保证最终不会是只有3人参加考试呢?坚持就是胜利,不要被数字吓到)之后,努力保持备考过程的心态平稳,不求心如止水,但至少要保证不能频繁起起伏伏。此外,面试前夕知道分差后也会引起心态波动,前文已述,面试环节存在着无限可能,逆袭更是家常便饭,赢了心态基本上就赢了最终的考试。所以,要牢记心态第一,考试第二。 



决定了参加公考,那么就应该提前做好计划预留出充分的时间来备战。那多需要多长的时间来准备呢?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笔者认为准备笔试3个月的时间绰绰有余。三个月时间充分利用的话,笔试140+真的不是问题。笔试包含两门,行测和申论(部分地区有第三门专业知识考试)。行测提分效率很高,而申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很难提分,甚至裸考的分数比准备了的还高。以笔者为例,参加的是江苏省省考,16年行测70.5申论68总分138.5,17年行测78.5申论62总分140.5。显然行测提高明显,但申论今年全省普遍压分。下面笔者分开谈两门考试内容。



行测

行测,内容包罗万象,知识内容宽泛,考察考生多种能力,技巧性非常强。考试时间两个小时,题目少则120道,多则135道,各省市体量不同,需要填图答题卡,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充分的。想要在有限的时间拿高分,学习、训练方法尤为重要。第一年,笔者只是买了中公华图的书看,没有报任何辅导班,最终考的成绩也很满意(自认为),觉得行测提分很难。由于是自己看书,资料分析和数量题目做起来耗时耗力还不能保证正确率,书中有些复杂公式弄不懂,为了搞清楚花费诸多精力来推导,可以说是事倍功半,效率确实低。在刷题时也是不断重复的做,题海战术无法避免。


第二年经上岸同学介绍,下载了粉笔APP,同时报了粉笔线上班,听了课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比自己抠书本轻松多了,掌握了许多不报班无法掌握的技巧(专门对付行测考试放任应试技巧),刷题也很方便,用手机每天都刷100多道题。最终的成绩确实让我满意,感觉行测确实不难,后悔没有早点下载报班。不是打广告,特别推荐下载粉笔APP,粉笔打造的线上题库刷题特别方便,这也体现了“互联网+”的优势,还可通过该客户端线上参加模拟考试(由于行测时间问题,在考前练习是要尝试着计时训练全真模拟考试十分毕业,练习时答题卡也要图,养成好习惯),当然有条件的可以报个班,可以让你的行测分数飞速上涨;不想报班的APP也一定要下载,充分利用粉笔的题库,只用注册免费刷题,题目讲解较书本解析详细很多。因此,行测高分离不开掌握技巧的题海战术,更离不开方便高效的线上刷题方式。



申论

申论,对所有初试者来说很陌生,类似语文考试又不同于语文考试,我至今没搞懂怎么样稳妥的拿高分,在此只能谈我的直观感觉。第一年,同样是看书,然后反复做往年真题,参照答案让自己的答案越来越接近参考答案(形似神也似),坦白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知道大作文要以材料为核心,不要随意发挥忽视材料,申论的文章考察的是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限制是很明显的。


第二年,就是报班了,同样是粉笔线上班,老师讲的内容和书上写的没多大区别,但是经过两年的学习对申论考察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对申论有了认识和理解,知其然也只其所以然,这和报班没多大联系,是自身题目做多了总结的体会。


因此建议大家申论学习也是需要不断反复练习的,往年真题一定要反复做,然后自己对申论的那份理解。笔者的理解是:申论的核心就是材料,材料为王!前面的2-3题,无论是什么样的题型,核心答题内容来自于对材料的摘抄,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做归纳分类,即使是公文类题目,也仅是多了格式的框架而已。这类题要想得高分,要摒弃依靠华丽辞藻取胜的观点,依靠简练简洁的语言(题目一般有字数限制)、分条作答和“合并同类项”取胜。


最后一题是作文题,明确的说是以从申论材料中获取核心观点为文章中心论点、分论点,材料中的事例为主要论据,可以适当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完成一篇符合字数要求的文章。申论作文题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材料对其的限制。总而言之,申论是以材料为王、以材料胜!


当入围面试名单时,先恭喜你已经接近彼岸了,但能否顺利上岸就由面试发挥来决定了。一般公考总分300分,行测申论200分,面试100分,但在计算总成绩是会将笔试部分的分数换算成与面试等值的分数,换言之核算总分200分,笔试面试各占50%。这就意味着面试一分相当于笔试的两分,倘若笔试和第一相差5分,那面试只需2.5+分即可逆袭。也正是因为分值的比重决定了面试的重要性。 


面试

所以,不管你是攻擂还是守擂,不到尘埃落定那一刻不要轻易懈怠。面试能准备时间只能因省而异,长则2-3月,短则不到1月。因为每个省份时间相同的,就不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所以有多长时间就应准备多长时间。什么样的考生能拿高分呢?经过笔者经历发现,面试拿高分,需要答题流畅、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声音洪亮、气场强大。除了内容的深度广度需要日积月累,其他部分都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加强。因此,面试这一环节确实需要反复和有针对性的练习。


谈到面试不得不说的是,对于公考培训机构来说是盈利好时机,各种面试培训班次层出不穷、五花八门,价格更是一个比一个昂贵,最贵者可达十多万,不得不感叹真是暴利啊!所有入围面试考生基本都选择了报班,那么是否应当报面试培训班呢,我将最后揭晓。


目前大多数地区是结构化面试(每一题都像一道申论题,需要由浅到深最终解决问题),当各地改革趋势是无领导小组形式的面试,不管什么形式都是对考生综合素质、分析、应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所以不用过度在意你所报考岗位具体采取何种面试方式,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同一岗位难易程度是相同的。无论什么样的培训机构,培训过程都是类似的:第一步简单介绍面试基本情况;第二步教授套路模版,让你有话可说;第三步就是走出套路、去模板化,避免考官打低分(套路答题得低分)。在整个过程穿插真题、模拟题的不断练习。


名师确实能发挥作用,市场经济决定了名师的价值,但并非花个十万块就能成功上岸。而要拿到高分成功上岸,唯一的途径就是反复反复反复的练习说,决定性因素绝对不会是所报的培训班级。所以,笔者的建议是培训班(某公优于某图,粉笔线下班不错)可以报,至于报什么价位的则量力而行,参加辅导班只是有助于全盘熟悉面试,更多的在于自己的练习。建议各位在培训结束后找一两位小伙伴练习,效果明显;也可以尝试自己答题时录音,回放找出问题及时改进。



最后,希望所有想要进入体制内师弟师妹们都能成功上岸。



作者简介

一笑而过,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本文责编:徐梦堃

本期编辑:吴沁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