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靠胖东来,“救不活”永辉超市

如也 经济学博士
2024-09-05

近年,昔日“超市大王”永辉超市负面消息缠身,连续三年亏损超80亿,处境异常艰难。


生意难做,永辉超市搬来了救兵,“ 中国零售业的神”——胖东来。


虽然“调改”进行了几个月,但就目前来看,还未对永辉超市的业绩有明显拉动。



1

从巅峰跌落



回顾永辉超市的发展轨迹,堪称商业领域的一大奇迹。


2000年,创始人张轩松在福建福州创办了首家永辉超市。彼时,众多超市主要聚焦于干货及日用品,然而永辉超市却另辟蹊径,将新鲜蔬果、肉类以及海鲜作为主打商品,精准锁定生鲜市场。



这一独特举措,使得永辉超市很快在福建地区站稳脚跟。


伴随业务的持续拓展,永辉超市逐步崛起。2010年,永辉超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上市,成为“生鲜第一股”。


2015年,在电商巨头京东的助力下,永辉超市迅猛发展。公司市值与营收持续攀升,2020年抵达前所未有的辉煌时刻,全年营收达931.99亿,距离千亿营收仅一步之遥。


永辉超市的业务遍布全国超过530座城市,在2022年荣获中国超市百强第二名,仅次于沃尔玛。


然而,好景不长,从2021年起永辉超市就开始走下坡路。


2021-2023年,永辉超市分别亏损了39.44亿、27.63亿和13.29亿,连续三年亏损累计超80亿元。同时,这三年里永辉超市关闭了超400家门店。



业绩承压下,永辉超市的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


2018年前的几年,资产负债率还不到40%,而到了2021年至2024年一季度,分别达到84.47%、87.68%、88.60%、86.65%。这一资产负债率水平与近年来陷入流动性危机的苏宁相差无几。


财报显示,永辉超市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下降26.34%。



营收利润下降的势头仍在继续,股价表现也不佳。


永辉超市的股价曾在2020年达到高点,达到11.03元/股,此后却一路暴跌。截至8月29日收盘,股价仅为2.25元/股,跌幅超过八成。


如今,“永辉退”“ST永辉”的呼声渐起。


▲永辉超市股价走势图


为实现积极自救,永辉超市采取了一系列自救举措。


2021年5月,永辉超市在福州开设了首家仓储会员店;去年10月,又在其线上app和小程序增设了折扣专区;今年4月,永辉超市对外发布公告,表示将持续增加正品折扣店的数量,试图以低价赢回消费者的心。


此外,在5月底与胖东来携手合作,永辉超市的这些行动无一不是为了不被竞争对手挤下牌桌,想转亏为盈。


2

胖东来并非万能



不可否认,“胖东来模式”给永辉超市带来了极为明显的变化。


以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为例,这是首家以胖东来模式进行调改的门店。下架了10841个单品,占原有商品的81.3%,同时新增了12581个商品,新增单品占比达80%。梳理后的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商品结构的90%以上,还包括不少胖东来的自营产品。



此前数据表明,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调改后,7月份完整月销售额为5835万,相当于每日187万元,是调改前日均销售额的13.9倍,客流量达12926人。


第二家帮扶调改门店——郑州瀚海海尚店在8月7日开业,截至8月22日,销售额每日达108万,是调改前日均业绩的8.2倍,客流量提升近10倍。



胖东来另一个秘诀就是把员工“哄好”。把员工原本每月2800元的薪资提高到4500元,同时对工作时间也进行了更加人性化的调整。


不过短时间内来看,胖东来的扶持并未完全在财报上有太多体现,市场对永辉超市也持怀疑态度。


在今年上半年,入股永辉超市近九年的京东进行了两次减持操作,累计减持股份数量达到2.72亿股。



而且,关于永辉超市关店的新闻一直不断。有消息称,永辉在2024年将会对现有的门店体系进行大幅度优化,计划关闭大约200家左右尾部门店。



胖东来自己都走不出河南,所以胖东来模式推广至全国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几百上千家门店的人力成本都按照调整后的标准来计算,这是不切实际的。


在大卖场逐渐势微的环境下,留给永辉的时间却不多了。


3

大型商超出路何在?



为什么永辉超市亏损会如此严重?


公司的亏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为利息支出,每年利息支出高达十几亿元,2018年-2022年,永辉的利息费用从2.92亿元陡增至15.56亿元,2021年更是达到16.8亿元。


其二是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源自长期股权投资损失。2019年,永辉超市大规模拓展门店,培育超级物种等项目,借款达上百亿,这成为巨额利息支出的根源。


2023年,永辉超市的短期借款为51.3亿元,应付账款达98.1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7.92亿元,然而其账面货币资金仅有58.39亿元,远远无法覆盖同期的短期债务。


此外,电商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近些年来,全国线下商超业态大幅萎缩,面临艰难处境的远不止永辉超市一家。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中国超市Top100数据显示,华润万家的门店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2020年有3261家门店,2021年变为3245家,到了2022年则降至3130家,三年时间共关闭了131家门店。



另外,大润发在今年年初,在江苏、四川、湖南等地传出闭店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以来,大润发已关闭了十几家门店。


除了闭店现象,经营利润也每况愈下。


2023年,联华超市的营业额约为218.3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约11.5%,其中大型综合超市业态同比下降约22.2%。家家悦在2023年实现营收约177.63亿元,同比下降2.31%。人人乐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8.53亿元,与去年同期营业收入相比下降了28.15%……


不过,2023年同样忙于关店和减负的沃尔玛,以1202.17亿元的成绩稳居榜首,其总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


▲2023中国连锁TOP100


然而,沃尔玛登顶榜首靠的并非线上引流或者O2O模式,而是销售额占比超70%且仅有47家的山姆会员店。


显然,并非人们不在线下消费了,而是不再去传统连锁商超进行消费了。


山姆会员店的成功,关键在于其减法思维。首先对产品和消费人群进行减法操作,使业务更加聚焦。接着,围绕这一聚焦点在品质与体验方面做加法,正所谓少即是多,将精力集中在好商品上。



靠扩张、靠规模赚钱的模式已经被颠覆了,用优质商品、良好服务来吸引消费者,把业务做精做强才是中国商超的出路。

| 金投研好文推荐:酸奶新贵跌落神坛,简爱品质问题频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经济学博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