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凯文·林奇的突围

钱坤 城市备忘录 2023-02-06

今天的城市设计语言是怎样形成的,它将何去何从?21世纪进入第三个十年,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城市设计实践的核心。作为一门在不断被定义的学科,城市设计何打破建筑、规划的局限,获得一套新的认知体系和设计方法论,是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凯文·林奇的突围,也是当下城市设计的突围。

凯文·林奇(1918-1984)

对于城市设计这门学科来说,1960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在约瑟夫·塞特的带领下,北美高校中的第一个城市设计项目在哈佛大学成立。然而,关于这一年,更加广为人们熟知的事件是一本薄薄著作的出版——《城市意象》,其作者,则是来自哈佛大学对面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林奇(Kevin Lynch)。
如果将北美学术界比作一个江湖,哈佛大学是当之无愧的少林派,而麻省理工更像武当派。少林作为武林至尊,在于其历史悠久和无所不包;而武当派之所以能在成立后迅速与少林派并称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关键在于其对武学的创新。而凯文·林奇对于城市设计这门学科来说,则是像张三丰一样的传奇人物。
 

01



不羁少年


用不羁二字形容林奇的少年,一点不过分。
年轻时的凯文·林奇
凯文·林奇于1918年出生于芝加哥。他长大的街区是当地有名的富人区,由此可以推断林奇成长于一个优渥的家庭。高中毕业后,林奇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建筑学。对于一般人来说,人生赢家的道路应该就此开始了。然而,在耶鲁读了一年之后,林奇认为这里的建筑教育过于保守,于是毅然退学,只身来到由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流水别墅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者)在威斯康辛州创办的Taliesin学校。
赖特与他的学生们:前排左二为凯文林奇,可见林奇是赖特学生中的C位
给赖特交了一年半学费之后,林奇觉得赖特虽然很牛,其思想仍然不对口,于是在1939年离开了Taliesin,进入了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攻读工程学。但读了一段时间,又觉得不对劲,干脆离开,回到芝加哥为建筑师保罗·施维克打工。到了1941年,林奇应征入伍,并在二战中于日本和菲律宾服役到1944年。
战争结束后,26岁的凯文·林奇只积累了1年的本科学历。如果换做常人,也许这辈子就要变成小混混了——而林奇却在此时正式启动了开挂的人生:他首先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城市规划,并终于没有再辍学离开,并在1947年拿到了本科学位。刚刚毕业不久,他就被MIT的罗德温教授(Lloyd Rodwin)召回学校任教,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助理教授,并在5年后成功晋升为终身教授——在37岁的时候以本科学历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林奇的路线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很可能也后无来者了。
中年的凯文·林奇
回看林奇的早年经历,可以判断,他是一个特立独行、不落窠臼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林奇就在尝试“突围”,在思考怎样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从耶鲁辍学、到离开赖特再到入伍参军,都是其对突围的一种尝试。这样的性格,也成就了其日后在学术思想界的创新。
 
02



《城市意象》


对于绝大多数从业者来说,林奇的名字都和《城市意象》这本书联系在一起。要了解林奇的思想,城市意象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今天,距离《城市意象》的出版正好一个甲子。在过去的60年间,此书已经在城市设计领域封神,以至于在当今全球的城市设计实践中,我们都可以读到《城市意象》的影子。

《城市意象》的封面
这本书的研究与写作贯穿20世纪50年代,那个时候的美国,有些类似今天的中国,在战后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城市大规模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尺度也需要形态的设计——这是一个前人未曾触及的问题,也正是林奇进行这项研究和写作的原因。在林奇看来,前辈们如柯布西耶,以及林奇自己的老师赖特,虽然已经在20世纪初尝试了城市尺度的设计,但他们并没有尝试真的去系统性地认识城市。而城市意象的写作,正是为了开创这一道路。

林奇导师赖特在1936年设计的广亩城市(Boradacre City)
从他的性格看,林奇始终致力于走前人未走之路、研究前人未研究之问题。因此,林奇写作城市意象,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时代背景下双向选择的必然。
用林奇本人的话说,《城市意象》是研究城市的形态的一本书,“为城市赋予一个形态,是一个特殊的、也是一个新的设计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本书通过对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三个城市的观察开始,提出一套有关城市形态的认知方式,以及一些设计原则”。
依照这个逻辑,本书主要被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将生成城市形态理论的可能性,和关于三个城市认知地图的研究;第二部分总述城市意象及其关键元素;第三部分则是根据前两部分的研究,进行城市设计方法论的探索。
如果问《城市意象》为这个世界留下的遗产是什么,可以大致将其归纳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
在林奇之前,建筑师和学者对于城市形象的研究与设计已经多有著述。从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到林奇老师赖特的广亩城市,都是现代规划学中重要的城市形态理论。但前二者都是以一个自上而下的方式,从时代背景和技术条件出发,试图为城市提出一种“理想”的模型。因此,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形态虽然令人耳目一新,却有一些脱离实际。
而林奇对城市的研究则从一个观察者出发,自下而上地去认识每一个个体如何的认知城市空间。其研究手段也非常接地气:采访。林奇和团队通过对三个城市上百个居民的采访、并让受访者画出他们眼中的城市草图,从中一步步搭建出城市意象的框架。在当时的学界,这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是非常具有开创性的

为了研究人们对于波士顿的认知地图,林奇让每一位受访者画了草图,其描述其对所在城市形态的直观印象
这种方法本质上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大数据”。只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法像今天这样收集和处理数以百万计的数据——林奇花了几年时间,也不过收集了一百多个数据样本,但这些样本已经足够支持其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后继有人,2013年,城市规划系与计算机系的两名中国学者刘浏和周博磊通过分析谷歌地图上人们分享的照片,以真正大数据的方法支持了城市意象中的结论。

刘浏与周博磊的研究成果:左边为林奇在城市意象中绘制的波士顿认知地图,右边为大数据分析得到的地图
 
第二层面,准确而通俗的城市五要素归纳。
通过调研总结人们对于城市空间形态的认知,林奇提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在林奇看来,人们对于城市形态的一切认知,都可以被解构为以下五个元素。
1. 路径(Paths):包括马路、人行道、河道等线性元素。路径主要用于组织各个空间之间的流动,这一元素强调的是其动线属性。
2. 边界(Edges):可以是物理边界,比如一条河、一堵墙、一个建筑立面,也可以是虚拟的边界,比如一个城市中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边界。在很多情况下,边界和路径是重合的,一个强调动线、一个强调界线。
3. 片区(Districts):指中型或大型的城市片区,让人们有“进出”定义的区域。一般来说,一个片区之内必然有某些共同属性。
4. 节点(Nodes):一般来讲是一个片区的聚焦点,其自身有独特的属性,于此同时因为节点的存在,也使得节点周边的城市区域特征更加明显。
5. 地标(Landmarks):可以是一幢楼、一个标牌、一个公共艺术,或者是一座山。地标与节点和可以重合,但不同的是,节点强调的是人们可以进入和使用的空间场所,而地标更是作为一个不可进入的参照点。

五个要素组成的“城市认知地图”
六十年来,这五个要素已经和《城市意象》这本书一起,被人们奉为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之圭臬。可以说,林奇的五要素非常准确的描述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知过程,对于从古到今、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这种五要素的认知方法都适用。
更重要的是,它并不难理解,与很多生涩隐晦的规划设计理论不同,林奇的五要素通俗易懂,哪怕没有什么设计规划背景的人,都可以理解。正是这种“老妪能解”的特征,成就了林奇及其思想的伟大。
 
第三层面,强大的可实操性。
有了关于认知元素的归纳和总结,那么接下来,这些认知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设计实践的创作中。这也是林奇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写作的内容——既然这五个元素是我们认知城市的基础,那么在进行城市设计的时候,可以用这五个元素作为设计的手法和语言。在林奇看来,城市设计应该从动线开始,逐步完善到其他的元素。也正因为林奇,轴线(Axis)、片区(Zones)和节点(Nodes)等词汇已经完完全全的渗透到今天全球的城市设计实践中。

林奇图 Kevin Lynch Map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城市设计实践似乎尤其受到城市意象潜移默化的影响。直到今天,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规划设计项目,都可以读到“几片区、几轴、几节点”,或相似的语言。而这些描述的起源,似乎都可以追溯到林奇这本薄薄的册子。

北京副中心的空间结构图,可以清楚的看到轴线、节点、片区这些语言


03



遗憾的突围


如果发现《城市意象》是自己唯一一本让世人记住的书,林奇一定是不甘心的。
在《城市意象》的写作时,林奇只是把当时一个阶段性的课题研究成果整理成书。从篇幅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研究报告,而不是一部理论专著。而这本书能对全球学术和实践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可能林奇本人也没有想到。
对于林奇来说,这本书或许是他实现其学术抱负的第一步。林奇在书中反复表达,希望能把研究拓展到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这三个城市之外的城市。在书的结尾,林奇用一个短短的章节“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对未来的展望,他写道:“这本书的章节中,仍然指向了很多未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方式相对清晰,而有些问题却仍然难以琢磨。。。最重要的难点在于:缺少对于城市形象作为一个更大整体的认知,包括其元素、节奏和因果。”
林奇已经认识到了,对于城市形态要素的认识,只是理解城市设计最为基础的一个步骤。城市如此复杂,绝非五个元素就可以简单概括的。因此,他在书中所提出的五个要素,是城市设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起点。
1960~1980这二十年中,林奇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思考,并进行了许多写作,包括《总体设计》(Site Planning),《此地何时》(What Time is This Place),以及《良好城市形态理论》(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这些作品,对于当时乃至今天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思想宝藏。
遗憾的是,林奇中晚期的著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今天,人们提起林奇,绝大多数时候想到的还是那本《城市意象》。
更可惜的是,天妒英才。1984年,66岁的林奇因心脏病,在麻省的阿奎那岛意外逝世。对于一位优秀的设计师来说,这正是其设计与创作的黄金年代,林奇对城市设计的突围还没有结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林奇逝世的阿奎那


(本文是探索林奇城市设计思想的上篇,关于其《城市意象》一书之后的设计思想,请关注下篇:《凯文·林奇的遗产》)

相关文章:


作者钱坤,来自塔科玛(Tekuma Frenchman)城市设计,从事城市设计与创新工作,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地产开发学硕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