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悟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之十丨山高水长,橄榄绿为你而来

人民武警 2020-02-05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在祖国西部山区的版图里,这个小县城并不起眼,但驱车前往,远远便会望见飘在定西支队岷县中队营区上空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眼,它伴随着新中国而生,伴随着岷县成长,70年的红色基因和永不磨灭的橄榄绿把这座生态环境近乎恶劣的县城装点成了一道最美的风景。
  

中队前身(摄于50年代)
  
  从1949年中队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武都专区岷县公安队成立到如今的武警甘肃总队定西支队岷县中队,虽先后历经十余次编制体制调整,但他们本色不变、初心不改,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用大爱书写忠诚,一次次赢得驻地群众的赞誉。
  

岷县中队官兵帮助驻地群众清理街道(90年代)

  岷县中队官兵学雷锋做好事(90年代)

  
  68岁的葛翔生步履蹒跚,额头上起起伏伏的皱纹似在不断地提醒他年华老去。每年“八一”建军节,老人都要来到岷县中队,中队的官兵也总会准时在门口等候,把他热情地迎进来,再请老人讲讲过去的故事。
  
  1997年1月的岷县县城显得有些冷清,极寒的天气让许多人对室外望而却步,在房间里生上炉火,任由火苗一点点腾起,才是最惬意的事。然而意外就这样发生了,葛翔生离开房间不过几分钟,调皮的孩子拨弄炉火,无意之中酿成了一场灾难。失控的火苗肆意吞噬着整个房间,刹那间不足50平方米的房子就快被吞没。消防队最快也要十分钟才能赶到,可任大火燃烧十分钟,后果将不堪设想。隔壁的百货市场里人来人往,购置年货的人络绎不绝,火势蔓延带来的灾难无法想象。最先发现情况的是中队当班哨兵姚军。“驻地安全就是我们的使命”,看见火光的一瞬间,他下意识地按下了警报,一分钟,人员到位;三分钟,到达现场。在屋外听见孩子哭喊声的那一刻,时任中队长李春斌当机立断:“救人第一!”他想都不想,就冲进了火海。
  

中队官兵扑灭驻地火灾(2012年)
  
  蔓延的火势让房间内的人没有丝毫大口呼吸的余地。透过浓烟,李春斌一眼看到了蜷缩在角落里哭泣的孩子。想都没想,他立即脱下防火服紧紧裹在孩子的身上,然后抱起他顶着大火冲出屋了。将孩子交到了葛翔生的手里,李春斌才定下心来,带领战士继续灭火。火势渐渐变小,惶恐未定的人们驻足而立,看着眼前脸被熏黑的战士,不由心生敬佩,纷纷竖起大拇指。
  
  许多年后,回忆起这件往事时,葛翔生依然热泪盈眶,没有当年武警官兵舍生忘死的一救,哪有自己眼前的幸福生活。在大火发生后的几年里,时任中队长李春斌带领着中队战士一砖一瓦帮葛翔生重建家园,直到自己离开部队。李春斌离开的那天,葛翔生想要表示一下自己的感谢,可李春斌却摆摆手说道:“当灾难来临,我愿意为这座城市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2013年7月22日,定西漳县、岷县突发6.6级地震。接到上级命令后,尽管余震不断,中队官兵没有一个人退缩,纷纷请缨出战。“驻地安危就是命令,没什么说的,关键时候我们就得上,我们在岷县就在,这就是我们坚守的意义!”时任政治指导员刘隆强战前动员时如是说。
  

2013年岷县突发6.8级地震,中队组织官兵向灾区捐款
  
  23名官兵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在其他救援力量没有到来之前,他们用手、用锹、用镐硬生生与死神赛跑,挽救了灾情最严重的梅川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让灾民有个临时避难场所,23名官兵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完成了100余顶帐篷的搭建。直到现在,上士张化亮的左手食指指节仍不太灵活,一到下雨天更是隐隐作痛,问起缘由,他却不爱回忆这段往事:“怨不得天黑,还是心太急,手不稳。”可明白的人都知道,作为中队最老的兵,他哪里会手不稳,分明是为了赶那几分钟的时间,让灾民有个临时避难所,他用尽了所有力气。
  
  阴雨连绵,夹杂着接续不断的余震,在那样的天气里,危险系数陡增。时任中队长杨录旺依然清楚记得,当他带领着10名战士去抢救一位老乡家的物资时那可怕的情景。“求求你们,我们家的柜子里还有老伴临走时留下的几张照片,老伴走了,那是我唯一的念想,帮帮我!”杨录旺看着眼前摇摇欲坠的房子,知道进去意味着什么,可看着眼前白发苍苍、老泪纵横的老人,不进去,又意味着老人的希望被摧毁。“田亚林警戒,一班长,你和我进去,其余人退后!”话语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冲进房间后,他才发现,房梁已经倾斜。“抓紧时间,我去取照片,如果房屋倒塌,不要管我,抓紧撤离!”对一班长交代完后,杨录旺蜷缩着身体来到了柜子前,就在拿到照片的一瞬间,外面响起了凄厉的鸣哨声,这是警戒人员发出的报警。“快跑!”后脚刚出门,就听见了身后房屋轰然倒塌的声音。事后,杨录旺还为此受到了批评,可他说:“不后悔,有时候财物和生命是没办法相比,可有时候比生命要重要。近一个月的抢险救灾中,清淤疏道、拆除危房、扶危济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子弟兵,哪里有绝望,那身橄榄绿就把希望带到哪里。“老乡别怕,我们在,家就在!”这句直到现在依然被岷县人民众口相传的话是那年地震中留下的最动听的声音。
  

2013年,时任中队政治指导员刘隆强荣立二等功
  
  2014年8月,时值盛夏,焦灼的阳光照射在柏油路面上,腾起的热浪让人窒息。岷县高速路路口,带领6名战士担负卡点检查任务的时任中队长庞国建紧张到了极点。和大家一样,他的眼睛直盯着远方,脑海里不停地闪现出那些早已背熟的信息:“黑色丰田,身高175,有武器!”1小时前,中队接到一项任务,一名杀人犯驾驶汽车,从定西市区逃跑,朝着岷县方向逃窜,据公安部门通报,身背3条人命的逃犯已经走投无路,随时都有再次作案的可能。庞国建看了看身边的6名战士,他们军事素质个顶个过硬,本不必担心,但是歹徒拿着枪,一旦冲卡、一旦开枪,每个人都会有生命危险,让这些不到20岁的小伙子去面对死亡,他于心何忍?他想说两句,又不知道如何去做这个战前动员。“兄弟们,我先上!”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眼神坚毅而勇敢,“大家准备好,听我口令,咱们杀他个措手不及。” 7双眼睛如同7把利剑,剑出鞘、必封喉。
  
  急促的刹车,轮胎摩擦着地面发出了扭曲的声音,一辆车停在了阻车钉前。“上!”凶悍的逃犯只听见了这一句,就看见7个身影如同下山的猛虎扑向了自己,愣神的一刹那,自己的胸口已经被狠狠地踹了一脚,紧接着冰凉的手铐戴在了手上,直到这时,他才有机会看清眼前的这些人,每个人的眼里都是杀气,没有死的勇气,哪来生的希望!
  
  “有些事不能退,我们是军人,我们是祖国和人民安全的防线,我们冲上去了,祖国和人民才能安全。” 数年后庞国建回忆起这件事时说道。
  

中队官兵在驻地维稳誓师大会上(摄于90年代)
  
  1999年7月24日,岷县开发区吊桥因承载量过大而坍塌,中队全体官兵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展开援救,奋战28小时,打捞28人,营救29人,因抢救及时,没有一人伤亡。2003年11月13日,岷县堡子乡发生5.2级地震,在车辆无法进入的情况下,中队官兵急行军30公里,在不带后勤给养、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兹那村展开救援,成功救助群众1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2012年岷县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官兵挺进灾区
  
  2005年,洮河堤坝决口,时任中队长李发亮带着22名战士以最快速度赶到决堤处全力抢险,在洪峰到来前和民兵一起筑牢了堤坝,确保了岷县安全……
  
  二十多年来,中队的战士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始终不变的是坚守约定的初心。中队官兵每年都会到驻地的学校去,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还为孩子们送去书本和学习用品;每月都要到贫困户家里去,为他们送去米面,为他们干些农活,尽力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好;只要发生危险,迎险负重、化解危难,第一个到达的也一定是岷县中队官兵,这已经成为习惯,而这习惯来自于优良传统的传承,更来自于一代代官兵不变的信念。
  

中队官兵与驻地群众一道开山造林(90年代)
  
  中队院子里有一棵松树,据说是建队初期老队长栽的,随着岁月的流转,它在一天天长大,年年长新枝、攀新绿,它见证了中队的历史,见证了营房从破旧到崭新,官兵从吃不上水到生活设施样样俱全……时代在变迁,它见证了太多的变化,可它也证明,唯一没有变化的,是中队守卫驻地安全的那份使命和承诺。多年来,岷县中队在圆满完成看守执勤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在农业生产和抢险救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1次荣立集体一等功,7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年复一年的传承,日复一日的坚守,中队在每一处街道都留下了守护的身影,在每一次任务中都留下了忠诚的印迹。树可以老去,人可以离去,但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中队的战士说,他们一直和祖国有个约定:维护安定,他们一定会冲在最前,绝不后退;抢险救灾,他们一定会冲在最前,绝不放弃;处突维稳,他们一定会冲在最前,绝不畏惧。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的时候,中队会举行一次隆重的升旗仪式,大家说,一定要看着国旗飘扬在岷县的上空,那是意义、是诺言、更是希望,他们愿意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愿意为祖国付出一切,愿意把忠诚镌刻在国旗上,这是他们的承诺,也是和祖国一生的约定。

  

作者:武警甘肃总队  郭靖、曹世凯、林世民


稿件征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充分展示共和国7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生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着重彰显武警部队建设发展的成就和贡献,“人民武警”微信公众号推出"光辉的足迹·奋斗的历程丨品悟武警部队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专栏,征集历史老照片,挖掘报道老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和部队发展的奋进历程,营造"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


光辉的足迹 · 奋斗的历程 | 品悟武警部队系列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可能还喜欢

 

1、品悟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之五丨青春引来的生命之水

2、品悟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之六丨脱靶的神枪手是怎样“复活”的

3、品悟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之七丨步枪打飞机,这不是抗战神剧

4、品悟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之八丨生命禁区中的盎然绿意

5、品悟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之九丨让“大功”精神在沙漠里成长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刘凤桥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张宇、王文

值班编辑:别特、支云鹏

邮箱:wjxinmeiti@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