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让我们的城市空间更受热爱?

赵文聘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赵文聘
来源:华略创智(ID:HUALUETT)
借鉴国内外治理经验,着力构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城市空间的格局,使得城市空间经历从互动到共生的嬗变,成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展示窗口。
当前,对于如何发展地摊经济各地应对不一。新加坡、美国纽约、广州等地通过有规划地发展社区商业,或开展共享街区试点,或发展社区经济,形成了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城市空间的格局,值得借鉴。

建议开展共享街区试点,依托现有社区公共空间,培育社区商业,结合区域发展优势,着力发展共享经济、社区经济,使得城市空间经历从互动到共生的嬗变,成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展示窗口。

近日来,多地为临时占道经营的“地摊经济”“松绑”,但也有一些地方明确表示“地摊经济”不适合该地。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国内外治理经验,着力构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城市空间的格局,使得城市空间经历从互动到共生的嬗变,成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展示窗口。

01

开放城市空间,粘合多元主体


在当前“稳就业保民生”的背景下,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可以成为吸纳就业、支持中低收入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举措,有着促进就业、活跃经济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建议借鉴新加坡、美国纽约、广州等国内外经验,开放城市空间,粘合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城市生活。

(一)新加坡:社区商业——城市空间升级的粘合剂    


1. 将社区商业纳入社区发展规划。邻里中心源自新加坡政府1965开始推行并长期实施的组屋计划,主要分布于政府组屋区域内,为当地居民提供完善的生活、社区和商业服务,最终发展成成熟的社区商业中心。

根据社区住户数量不同,社区商业规划为三种类型:小型的邻里商店、中型的邻里中心、大型的新镇中心。

2. 社区商业类型、消费场景多元化。邻里中心以经营中低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一个典型的邻里中心设置35个商店2个食阁、1个超级市场、1个菜市场、1-2台自动提款机。

必备功能有:诊疗所及牙医、面包店、文具店、中西药行、托儿所、服装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尽量能够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

3. 组合式政策支持社区商业发展。政府在规划邻里中心时,按照住户数量进行布局,因此大多邻里中心都有着确定的市场,同时在社区商业业态布局方面注重商业组合,促使各业态之间密切互动。

另外,一些邻里中心如绿洲台还推出了为年轻人创业服务的开放式店面,创业者可以申请低廉的租金在这里进行经营尝试。

政府通过调控不断完邻里中心善商业组合,使社区商业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妥善分担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就业压力。

(二)美国:共享街区——疏离又亲和的城市空间营造


共享街区(Shared Streets)就是将街道提供给商业、车辆、行人等共同使用,以促进街区商业、文化的繁荣,提升商业的品质和功能。早在2004年,荷兰就开始试点共享街道,后来陆续在德国、瑞典、英国等国有些试点,而美国纽约共享街区试点最具特色,对街区历史风貌保护和人文景观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共享街区的管理方式。纽约共享街区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是直接封闭。在某个时间段整条街道封闭,变成了美食街、跳蚤市场或休闲步行街,车辆绕行。直接封闭模式主要用于举办各类大型节庆活动,如每年8月的夏季街道节,还有各种美食节、风情节等。

另一种是半封闭模式。即在特定时间段开放,让商家与行人、自行车、汽车共享街道,汽车可通行但限速5英里时速。商家可在时间段内街道旁边举办临时餐饮、休闲运动、免费娱乐、跳蚤市场、街头表演甚至临时菜市场等,在不影响交通通行的情况下,吸引游客和市民,促进街区商业的繁荣。

2. 共享街区的共同治理。纽约市交通局负责牵头实施,纽约市政厅、警察局、商业促进街区机构和相关协会等共同参与共享街区的治理。

纽约市交通局提前安装一些交通记录仪,以记录各街区的人流及车流量情况,并与其他部门共同选定共享街道、商定共享区域以及确定具体实施部门。

商业促进街区机构作为非政府组织,负责提供各街区范围环境卫生、公共安全、设备维护等方面服务,纽约目前共有70多个商业促进街区机构,管理着纽约全市各区的街道,其经费主要来源于街区范围内的物业持有人及租户缴纳的房地产税部分。

当然,纽约市政府也从立法上对其职责予以保障,每年的经费预算也予以保证。

(三)广州:社区经济——居民参与和共享中共生

越秀区人民街是广州市典型的老旧城区,小区通过创新发展社区共享经济,破解物业费难题,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主要做法:1. 居民人力共享模式。物业安保由居民群众直接参与,通过“分享”最终大幅度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2. 智能平台及时掌握居民生活方面如水电维修、清洁卫生等方面的需要,并提供价格透明的有偿服务。3. 社区商城服务居民,让街坊享受到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增加物业公司收益。

02

城市空间的互融共生


第一,遵循现行地方立法规定,开展共享街区试点。在不改变现行立法规定的基础上,由各地交通、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监测和选定共享街区试点,结合“一网通办”改革,鼓励个体办理执照合法经营,允许商家在不影响交通通行的情况下,在特定时间在共享街区举办临时餐饮、休闲运动、跳蚤市场等活动,吸引游客和市民,促进街区商业的繁荣。

让我们的城市空间有商业、有生活又有艺术,实现城市法度、温度、风度的有机融合。

第二,依托现有社区公共空间,培育社区商业。当前各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很多街道都建立了社区公共空间,如杨浦“睦邻中心”、闵行“邻里中心”、徐汇“邻里汇”,如漕河泾街道就有34个邻里汇。


这些公共空间大多布局居家养老中心、双拥优抚之家、慈善超市、上海阿姨等生活便民服务,开辟党建服务站、烘焙坊、书吧、宝宝乐亲子活动区域。

建议充分利用这些空间,推出为创业服务的开放式店面,鼓励创业者可以申请低廉的租金进行经营尝试,增加活跃商业主体,培育多元社区商业,让我们的城市空间成为居民共治共建共享的粘合剂,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家园。

第三,结合区域发展优势,着力发展共享经济、社区经济。建议出台专门政策鼓励支持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企业开发各类增值应用开发平台、共享用工平台、灵活就业保障平台,鼓励支持其通过开放共享资源,为中小微企业主、创客提供企业内创业机会,广泛开辟工资外收入机会。

鼓励社区、社会组织通过社区内跳蚤市场、公益集市等形式增加困难群体收入来源,鼓励“网络地摊”,发展社区经济,让我们的城市空间包容更多机会,容纳更多主体,真正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 e n d ————
推荐阅读【原创】竞胜未来五年:什么样的城市能在“抢人大战”中获胜【原创】烟火凡人心,城市管理如何留下温情?
【原创】平台经济组织党建,应该怎么做?【荐文】中国养老金真相:东部七省市“支援”全国老人?
【荐文】10万人转移,重庆发生了什么?
【荐文】北上广深说“不”,“发烧”了的地摊经济多久能降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