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节地技术和模式之四:拓展新能源环保产业空间

主要做法:在风能发电中,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装备实现高架或深埋,减少对土地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建设农牧(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将污水处理设备及生产工艺埋藏于地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01

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



摘要预应力构架式风电塔全塔身或塔身底部设计为构架,塔架底部四个角实际占地仅6平方米,底部架空不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可以采用租赁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或使用未利用地的方式实施。


节地效果:单个塔架占地6平方米,相比传统塔架占地(33平方米),节地约27平方米。

 

(一)项目概况

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架技术使塔架高度提升,可以更好地利用风资源,增加发电有效时数,提高发电效率;采用四点式承重分布,大大降低了对塔下农作物种植或塔下植被的影响,减少了铁塔实际占地面积,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目前160米预应力构架式钢管风电塔样塔已于2020年9月在山东省菏泽鄄城县实现并网发电。


(二)主要做法及模式特点

1.主要做法

预应力构架式风电塔塔身采用全钢结构,全塔身或塔身底部设计为构架,塔身结构分为构架式塔架和锥台形塔筒两部分,中间由过渡段连接。构架塔段可采用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等,分别对应不同形式的转换过渡段。


2.模式特点

(1)节地优势明显。相较传统风机基础,该结构底部采用四个小型基础,单个露出面积不足1.5平方米,四个实际占地只有6平方米。底部架空不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


(2)适应性强。适用于跨河道,跨水塘建设;适合农田应用,不影响农业机械化耕种;适合跨道路建设,底部车辆通行不受阻碍;适合山地等不平整地面,独立基础可分开浇筑而不必要平整山头;适合分散式和集中式风场,运输及吊装更灵活。

(3)成本低,效益高。比同高度传统风塔综合成本直接降低10-30%,并增加发电量3-8%。

 

(三)配套政策

目前,山东省菏泽和青岛地区的预应力构架式风电塔,主要采用了租赁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方式,与村集体签署合同,租期5年-20年不等;或者利用未利用地的方式,办理了征收手续,不涉及占用耕地。


(四)节地效果

预应力构架式塔架(160米风塔)。塔下基础四脚外边长30.5米。每个塔脚5×5米、外露部分1.2×1.2米,四脚占地面积约6平方米。与传统塔架(占地约33平方米)相比,单塔节地面积约27平方米,相当于原来用地的1/5。


(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跨河道、跨水塘、跨道路、农田内部、山地等不平整地面的风电项目。


02

光伏复合项目



摘要主要通过渔光、牧光、农光等复合利用方式,在光伏板下进行渔业养殖、油牡丹种植和生猪养殖,实现了光伏产业与渔、农、牧业的融合发展。


节地效果:通过复合利用,减少了单独占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一)项目概况

泗洪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项目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西南岗片区,是国家能源局批准实施的国家级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单体项目,属国家单独布点建设项目。项目规划建设规模为1000兆瓦,分两期开展。一期占地15390亩,土地类型为一般农用地(坑塘水面)、未利用地(河流水面、滩涂),项目规模500兆瓦,配套建设5个220千伏升压站,新建及改造220千伏线路290.14公里、110千伏线路28.995公里,2018年12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二期总用地面积约13112亩,土地类型为建设用地(水工建筑用地)、一般农用地(坑塘水面)、未利用地(河流水面),其中水工建筑用地约200亩、一般农用地约80亩、其余为未利用地,总装机容量500兆瓦,分别建设5个100兆瓦的农牧(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配套建设5个220千伏升压站,新建及改造220千伏线路79.62公里,2020年6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二)主要做法

1.主要做法

基地包括渔光、农光、牧光三种模式,在光伏板下进行渔业养殖、油牡丹种植和生猪养殖,渔光互补养殖面积1.5万亩,农光互补面积1000亩、牧光互补面积1000亩。


2.模式特点

一是通过复合利用方式,充分利用未利用地资源,发展光伏产业;二是通过养殖、种植,每亩增收200元,带动农民就业300余人;三是吸引一些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三)配套政策(实践探索)


光伏板下养殖、种植图


(三)配套政策

泗洪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关于光伏发电政策的规定,在用地方面,光伏基地规划区域主要为未利用地和水工建筑用地,其中升压站、办公用房等按照建设用地依法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征用后办理挂牌出让手续;光伏阵列区土地采用租赁方式,不改变光伏阵列区范围内土地权属和性质,不占用耕地。


(四)节地效果

除办公、生活设施及增压站使用建设用地外,光伏板主要布局在未利用地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日照资源丰富、符合复合利用条件的未利用地较多的地区。


03

全地埋式净水厂

临平净水厂鸟瞰效果图


摘要该项目一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污水处理场地全部建在深基坑里,地上仅建设生产辅助用房,地上部分占地是常规地上污水处理厂的1/24;二是地上建设集“人工湿地+江南园林+市民休憩+运动休闲+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市民公园,绿化率达50%以上;三是净水厂项目由国有公司水务控股集团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进行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和运营。


节地效果:项目节约土地约180亩,节地60%以上。

 

(一)项目概况

临平净水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新城核心区,占地74.2亩,处理规模为20万吨/日,主要服务范围包括临平区临平新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周边镇街。该项目是浙江省首个全地埋式大型污水处理项目,采用“地下污水处理,地上绿地公园”的模式建造,在节约土地的同时,规避污水设施的“邻避”效应,探索了在土地资源高度紧张的城市中心新建污水处理厂高效、集约用地模式。

 

(二)主要做法及模式特点

1.主要做法

项目利用了空闲的高速、高架互通匝道环绕土地,整个污水处理场地全部建在深基坑里,净水厂地下建筑两层,深14.85米,占地面积74.2亩,总建筑面积83036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79000平方米,地上仅建设生产辅助用房,占地4000余平方米,同时,净水厂的地面部分建设集“人工湿地+江南园林+市民休憩+运动休闲+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市民公园,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


2.模式特点

一是全地埋式污水处理节地技术的土地利用率高,处理厂地上部分占地面积为常规地上模式的1/24;二是全地埋式大型污水项目选址建设在城市核心区道路互通匝道区内,使原有难以利用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三是地面建设公园,变“邻避”为“邻利”。全地下结构有效规避了污水处理厂气味、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地面部分建设公园向市民开放。

地下污水处理设施实景图


(三)配套政策

项目按照地埋式开发的设计理念,做好立项及选址工作后,同步办理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手续,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得到老百姓认可后,开始征迁工作。因选址于道路匝道区内,工程范围涉及拆迁量较少,环境影响也较小。


根据《杭州市地下空间用地审批和不动产登记办法》(杭土资发〔2017〕25号),净水厂项目由国有公司水务控股集团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进行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和运营,地下基坑建设为污水处理场地,地面建设为办公管理用房和绿化公园,设置节水展览和互动设施,发展工业旅游项目。


(四)节地效果

处理量达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地上部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是常规地上模式的1/24,节地约180亩,节地60%以上。


(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区域环境敏感、具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的地区。


(来源:自然资源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三批)》)



相关链接


欢迎加入自然微论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