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度的疫情,失控了

明白知识er 明白知识 2020-11-09
印度的新冠病毒确诊人数已突破500万大关,直逼美国。
根据印度卫生部在9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新冠确诊病例单日新增97894例,总数达到521万例,仅次于美国(667万);死亡达8.4万例。
印度疫情形势转变之快,令人咂舌。

| 印度2020年2月-9月新冠病毒确诊情况。

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回顾印度的疫情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清楚看到:

1月出现首例;

7月17日突破100万例(5个半月)

8月6日突破200万例(20天);

8月23日突破300万例(16天);
9月5日突破400万例(13天);
9月16日突破500万例(11天)。
在印度,单日新增病例数一再打破记录,最高时接近十万。从目前趋势来看,印度疫情形势严峻,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这样说到:
「印度新冠确诊病例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在数月以前,印度疫情曾一度得到控制,但坚持没到多久,从6月到现在,病例数开始呈指数型增长。
印度疫情失控,已然是事实。
假如疫情始终无法控制,预计到10月份,印度的确诊病例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更糟的是,在印度,伴随着新冠大流行的,还有饥饿大流行。

| 印度正在经历一场和疫情一样难捱的饥饿。

视频来源:半岛电视台


上面这个视频,一开始出现的妇女是两个女孩的母亲。记者采访她时,她年仅5岁的女儿索尼娅(Sonia)因为腹泻,加上没有吃的而去世,亲戚正在安慰她。她家徒四壁,没有足够的食物给孩子吃,也无法找到工作,无法有稳定的收入。

像索尼娅这样,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去世的小孩,每天都在印度发生——每天约有2000个。

疫情让民众失业,失业让民众挨饿,挨饿让小孩死亡。

这就是疫情失控下的印度,越是底层,越难挺过这道难关。


失控的印度
印度疫情为什么会失控?
从客观事实来看,首先,印度密集的人口,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
印度人口非常庞大,约有13.5亿,已经接近中国,但国土面积仅为29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三分之一。相应的,印度的人口密度大约是中国的三倍。
人口密度越大,病毒蔓延也就越容易。
比如,孟买的达拉维贫民窟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之一,这个占地不到5平方公里的地方,居住着100万流动人口。在这样的地方,很难保持有效的「社交距离」。
第二,印度城市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给病毒传播提供了温床。
印度城市的贫民窟,几乎没有自来水、浴室或卫生设施。在孟买的一些贫民窟里,甚至上千人共用一个厕所。

城市如此,偏远农村地区的情况更不用说。

| 孟买的达拉维贫民窟
图片来源:ElenaOdareeva

此外,疫情发生后,印度民众防疫意识不强,不习惯戴口罩、洗手,喜欢聚集。
比如,9月8日,在中央邦印多尔市,一场纪念一名内阁官员的活动仍如期进行,数千名市民参与。在这场活动中,参与者之间既没有保持距离,也有许多人没有佩戴口罩。
如果是在全球疫情爆发初期,这种态度还能说得过去,但是其他国家的教训已经在眼前,印度民众的防疫意识仍然非常薄弱,这除了与政府不重视有关,主要还是因为多数人没有相应的卫生习惯。
这是印度客观情况带来的防疫困难。
但让疫情真正失控的,更在于政府的角色以及印度公共卫生系统固有的缺陷。
印度是联邦制国家,在疫情爆发后,联邦政府以及各邦反应不尽相同,抗疫结果也有显著差异。
当1月末首例病例出现在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时,喀拉拉邦政府立即对当地的国外返回人员做了严格的检疫措施,对感染者做了隔离,所以没有出现病毒广泛传播的情况。这些有效的措施在短时间内遏止了病情的蔓延。

但其他邦的反应并不相同。比如马哈拉施特拉邦,并未对印度其他流入该邦的人口进行足够的检测排查,如今,哈拉施特拉邦成为印度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

| 截止2020年9月19日,印度全国以及疫情最为严重的邦情况。
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的印度地图错误,阿努纳恰尔邦是中国藏南

地方邦层面应对不及时,国家层面——印度联邦政府也是如此
在整个2月,印度政府并没有在国家层面采取应对疫情的措施。
当疫情3月份开始在欧洲和美国爆发后,印度病例开始缓慢攀升。3月22日,印度政府才宣布实行14个小时的宵禁,试图阻止病毒蔓延,但没有起到作用,病例继续增长。
直到宵禁措施失效,这才引起印度政府对国内传染病形势的重视。
3月24日晚,总理莫迪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自3月25日起封锁整个国家,时间为3周。莫迪说:
「明天开始将禁止出门。每个州,每个地区,每个车道,每个村庄都会受到封锁。」
| 3月24日,印度总理莫迪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全国实施封锁。
图片来源:downtoearth.org

这个决定从宣布到生效,只有4个小时的时间,完全没有给民众留下足够多的准备时间。
禁令生效后,除食品商店,银行等基础服务以外,学校、工厂、交通、大部分商店等都要关闭,任何违反的人将面临长达一年的监禁。此外,晚上7点至翌日早7点的12小时为宵禁时间,人们不能出门。
这个堪称「世界上最严格封锁令」的消息,顿时让民众陷入恐慌,因为政府并没有告诉民众如何获得食物等生活必需品,他们只能在缺乏隔离和有效防护的情况下,涌入商场超市抢购物资。
不仅如此,政府的禁令是一刀切式的,那些确诊病例少的邦,只需封锁边界,限制流动借口,并不需要上面所说的那样,全面封锁。
结果可想而知,政府的强硬措施,反而刺激民众聚集,导致病毒进一步传播。
| 知鸦和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教授联合打造的《极简中国史》通识课程,在B站正式上线了!现在订阅,立即享受限时5折特惠,一起来重温历史的温度与厚度吧~
3周结束后,印度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反而增加了2100%。政府只得延长封锁令,最终定于6月30日结束封锁。
长时间的封锁势必影响经济,谁都清楚这一点,为了保经济与就业,政府对长期封锁并不热衷。因此从5月中下旬开始,封锁措施就变得形同虚设。
除了印度中央政府以外,各邦政府的政策也在封锁和解封之间徘徊。
比如一开始,政府在街头设置卡点,一旦看到有人溜达,警察会上去询问出门的目的,对不遵守限制令的人采取强制措施,甚至采取殴打的方式。
可到了5月末6月初,尽管封锁令还没有撤销,政府已经允许跨州旅行,甚至无需进行强制性检测。
从6月8日开始,印度绝大部分购物商场、宗教场所、餐厅和旅馆又重新开放了。
这就是印度疫情失控的重要原因,从封城到解封,政策反复无常,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局势。
与此同时,政府在封禁期间并没有做好相应的救济补助
自从3月末的封锁令生效后,除了难以买到食物,很多人还失去了经济收入,在城市里无法负担房租的人,能返回农村家中。

这些人主要是非正规工人,比如摊贩、家政、清洁工等,正规企业的外包日工等,他们大多数都是靠拿日薪吃饭,少上一天工,就意味着全家一天都没有收入,支撑不了几天,家里就会揭不开锅。

| 德里街头排队领取食物救济的工人。

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据CNN报道,印度大约有4亿工人,其中1.21亿人是非正规工人。在孟买,有超过60%的人从事非正规工作。
长时间的脱产和居家隔离对穷人来说,是一个过不去的槛。面对生活困境,他们只能携家带口返回家乡。

但是,政府又切断了国内交通,穷困潦倒的人们,只能自己想办法,要么搭乘卡车,要么徒步回乡。这种无序的方式,不仅加速了病毒的传播,也让疫情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

| 3月25日强制令实行后,印度国内交通关闭,城市中的非正规工人只能步行回乡。
图片来源:Reuters

疫情在印度蔓延后,政府过分乐观,强调确诊人数统计数据的可靠性,低估了风险。
自8月份以来,对于新冠病毒的日均检测量大幅度提升,据英国《卫报》9月7日报道,目前印度每天要进行100多万次新冠病毒检测。这当然是印度政府对确诊病例大幅上升最自信的说法,但同时他们还强调另一个数据:较低的死亡率。
根据印度卫生部的统计,新冠病毒患者康复率达到75%,死亡率从4月份的4%下降到8月的2.15%,现在已低于2%。相比之下,美国为3%,英国为11.7%,意大利为12.6%。
死亡率低,被用来证明印度政府成功缓解了危机。莫迪在5月30日的一封信中就说道:
「我们的抗疫之路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是世界上新冠病毒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这归因于我们及时封国、及早发现等因素······」
有人将死亡率低与印度人口更年轻挂钩起来,这并非没有道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4年,印度人口中位数年龄为26.4岁。
CNN报道也提到,印度如今的平均年龄为28岁,相比之下,意大利则是47岁。在印度,仅有6%的人年龄在65岁以上。如今我们都知道,老年人更易感染冠病毒。
但另一方面,印度统计死亡数据也有问题。
CNN报道指出,印度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不足,多年来,它一直未能准确统计本国公民的死亡数据。
在疫情发生之前,印度全国范围内的死亡病例只有86%被政府登记在册,《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的报道指出,这其中只有22%有医学认证,正式注明了死亡原因。
除了政府数据有部分空白以外,这也与印度传统有关。印度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家里或其他地方去世,而不是在医院,因此无法得到医学登记。

BBC的报道也指出,印度的死亡率被严重低估,因为官方数据与火葬场、墓地的数据存在差异。

| 孟买的一处墓地工作人员运送埋葬一名因新冠病毒而死的妇女。一位知情人士称,如果该逝者生前患有其他并发症,将不会被计入新冠死亡病例中。
图片来源:AP

所以,如果政府轻信这些数据,很容易被误导,导致决策失误。正如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Kaushik Basu)所说:
「把这种数字当作自我安慰是不负责任的。」

雪上加霜的是,印度的公共卫生体系相对落后,而且政府并不重视改善,印度卫生部甚至没有正式的公共卫生部门,以负责传染病的监测、控制和消除。

《外交》杂志的一篇文章《印度失控的新冠大流行》(India’s Out-of-Control Pandemic)指出:
「印度没有任何有效的全国性实时公共卫生监测能力。」
(India does not have any meaningful nationwide capacity for real-time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4年印度卫生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仅为4.7%,2016年更是下降到3.7%,在全世界排名垫底。

| 2014年印度卫生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印度政府的卫生支出仅占GDP的1.4%,私营企业卫生支出占GDP的3.3%,总支出占比为4.7%。世界平均水平为6%,中国为5.5%。
图片来源:scroll.in
汉化:明白知识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的不重视,导致医生和医疗设备也严重紧缺。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印度平均每1315人拥有一名医生,且多数在城市的私人医院。而中国平均每550人拥有一名医生,美国则超过印度三倍,每390人拥有一名医生。
而在人口数量与对应病床位、重症病床位与呼吸机需求数量的比例上,则更是显得紧缺。据BBC报道,印度全国的呼吸机数量大约只有4.8万台,且大部分在昂贵的私立医院。
在疫情爆发前的2018年,印度政府一项医疗保健计划的首席执行官英杜·布什恩(Indu Bhushan)说,印度的病床数缺口达3500万张。

我们都知道,疫情对医疗资源的压力之大,即便是英国、美国,医疗资源都不足以抵抗病毒的扩展趋势,在印度这么大的缺口之下,那些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病人,只能流落在外,病毒继续蔓延。

| 2018年,印度孟买的医生在为孩子检查身体。
图片来源:Reuters

医疗资源是一方面,印度的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另一方面《华盛顿邮报》报道,印度每年有6300万人因医疗费用而跌至贫困线以下,并且70%以上的医疗费用由患者自付。

一旦生病,民众只能自己支付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这对穷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于穷人来说,即便知道自己感染,也会因为没钱医治而继续待在家里,甚至外出工作活动,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概率。

| 1995-2014年,印度人均每年医疗保健支出仅为267美元,相比之下,中国为730美元,巴西为1318美元。
图片来源:scroll.in

相比较城市而言,印度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情况更为糟糕。在印度的60万个村庄里,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低种姓聚居区,这些聚居区远离医院,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援在农村地区。
糟糕的卫生环境、匮乏的医疗资源、缺失的医疗保障体系,这就是印度人用来抵抗病毒的无奈现状。


选择经济,还是抗疫?
除了被上述人口庞大、人口密度高、民众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政府防控不及时,对疫情形势判断过于乐观,导致防疫措施松懈之外,印度真正被疫情击倒,还在于经济实在撑不住了
先来看印度的GDP情况。
2020年8月底,印度发布第二季度(4-6月),也就是封锁期间的GDP数据,同比缩水达到23.9%。这是印度从1996年开始统计、发布这一数据以来最严重的收缩。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印度同期的经济表现也是最差。
世界银行也发布报告称,预计印度2020至2021财年经济将收缩3.2%。
再来看失业率。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的统计,印度的失业率目前达到27.1%,创下历史新高,仅4月份就有1.22亿印度人失业。
另外,6月1日,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穆迪宣布下调印度主权评级1个等级,从原本的Baa2下调至Baa3,表示印度的经济前景未来将维持「负面」。这是该机构22年来对印度主权评级的首次调降。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印度经济正处于数十年来少见的衰退之中。因此,逐步解封和复工复产成为政府的优先事项。
早在5月23日,印度民航部就宣布重启国内民航航班。7月份,印度宣布恢复与美国的国际航班,并且还和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13国就恢复通航的条件进行谈判。
9月7日,尽管这一天印度确诊病例超过巴西,成为全球第二。但德里已停运5个多月的地铁依然恢复了运营。

9月10日,印度北部的喜马偕尔邦超过4000座寺庙时隔半年重新恢复开放,允许信徒进入寺庙。

| 9月10日,印度喜马偕尔邦的一座印度教寺庙开放,一对信徒夫妇举行祈祷。
图片来源:hindustantimes.com

从9月21日开始,印度政府还将逐步恢复规模在100人以下的体育、娱乐、文化和宗教集会活动。
在病毒和饥饿之间,印度选择了先解决后者。否则,就会像本文开头所说到的那样,底层民众会先死于饥饿。
要知道,印度今年还遭遇了30年来最为可怕的蝗灾
在此前的文章雪上加霜,疫情未过,蝗灾又来了,我们提到,2018-2019年的飓风,让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蝗虫得到了史无前例的繁殖机会,并且一路向南亚挺进。

按照一平方公里8000万只成年蝗虫的规模,它们一天之内吃掉的作物,足够3.5万人食用。

| 6月27日,漫天的蝗虫过境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卫星城古尔冈。古尔冈同时也是印度金融与科技中心。
图片来源:BBC News

蝗虫对印度粮食作物的影响,以及直接经济损失是可见的。另外一个不可见的成本是,为了控制蝗灾,印度政府和民众不得不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狙击蝗虫:政府派无人机喷洒农药,农民用土办法,比如敲打器皿、大音量播放音乐驱逐蝗虫......
蝗灾虽然控制住了,但经济的损失也无法挽回了。
摆在印度人面前的难题是:要么不被饿死而冒着感染病毒的风险开放封锁,振兴经济,如此,病毒会先到来;要么抡起铁锤,严格隔离控制,牺牲经济,如此,饥饿会先到来。
显然,印度选择了前者。


印度疫情失控意味着什么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印度,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全球经济也将深陷困境。
既然决定逐步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印度下一步的疫情防控,会是什么走向?
印度流行病学家贾雅普拉卡什·穆利伊尔 (Jayaprakash Muliyil)在《自然》杂志中说:
「如果我们更好地计划好封锁,那么我们仍然会有损失,但是损失不会比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更大。」
(If we had planned the lockdown better, we would have still had losses, but they wouldn’t have been greater than what we are experiencing now.)
在他看来,政府时而严苛时而宽松的封锁令是一个失败的决策。政府的下一步措施,应该是有选择地隔离高危人群,并加大政府的医疗卫生投入。
在真正的疫苗出世之前,保证好「社会疫苗」,包括增强民众的防疫意识,发布更加权威、公开、准确的疫情信息、改善城市贫民窟、农村的卫生条件......
这些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现实的荒诞就在于,道理谁都懂,却无法彻底解决摆在人类面前的困境。
那些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那些饱一天饿一天的人,那些因为没有钱入院治疗的人,那些在疾病面前倾家荡产才得以保命的人......
他们都成了疫情的最终代价
参考文献
T. Jacob John. India’s Out-of-Control Pandemic. Foreign Affairs. 2020.
Vidhi Doshi. India is rolling out a health-care plan for half a billion people. But are there enough doctors?. WashingtonPost. 2018.
Mayank Jain. Private sector's profits in healthcare soar as Indian government investment stagnates. Scroll.in. 2017.
Pooja Biraia Jaiswal. No dignity even in death for Mumbai's COVID-19 victims. Theweek. 2020.
Priyanka Pulla. ‘The epidemic is growing very rapidly’: Indian government adviser fears coronavirus crisis will worsen. nature. 2020.

▽更多精彩内容▽


知鸦和著名历史学家马勇教授联合打造的《极简中国史》通识课程在B站上线了。抓住夏天的尾巴,来和马勇老师一起,重新梳理中国历史的脉络,感受历史转折点的厚重,思考历史事件的意义,挖掘历史悬案的秘密。

现在订阅,立即享受限时5折特惠,用全球视角,重温中国历史不为人知的那一面吧~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