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土综合整治典型案例

吴次芳 等 自然资源之声 2022-12-06

1


上海郊野公园整治建设


上海市嘉北郊野公园是上海市主要整治项目区,总用地面积1398公顷,一期规划启动区为690公顷。嘉北郊野公园规划定位以江南水乡田园风景为典型景观风貌,注重原生态、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特色原则,最小干预、合理利用原则,文化、有机传承原则,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要自然,体现田园风光、以农田为主题的大尺度景观特色;二是乡村,体现江南水乡类型丰富的乡村生活场景特色;三是郊园,自然清新,历史传承演绎特色;四是休闲,设施完善,小环境体现低调的品质感。

嘉北郊野公园总体规划以强化南田北林的景观特征现状,建设中疏外密、核心突出的田园风光,边缘打造森林背景为主要目标。从整体布局看,分为北部的主题风情园区、中部的田园休闲区以及南部的乡村疗养度假区。未来启动区主要围绕主题景观游赏、特色休闲体验、基本旅游服务三个层面。公园规划了三大骨干游线系统,即绿色田园风景游线、红色乡土生活游线、紫色郊野休闲游线,串联了嘉北郊野公园的整个游线系统,以满足不同年龄和兴趣爱好游人的体验需求,同时满足家庭亲子体验需求、儿童乡土认知需求、青年人运动娱乐需求和老年人休闲康体的需求。另外规划有多个体验游线,进一步丰富了郊野公园体验内容。嘉北郊野公园土地整治要素包括村、院、水、田、林、路和人文7个方面。

(一)村要素

嘉北郊野公园规划前共有67.17公顷村庄用地,预规划建设用地31.26公顷,其中一期开园区为18.4公顷。在原有村庄现状的基础上,利用部分原有基址进行设施新建,以打造原汁原味和手工作坊体验的徐秦古村,融合具有特色茶餐、名宿和购物功能等现代元素的梦里水乡并设计以萤火主题度假酒店为主要建设目标。新建总建筑量约15.6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开园区约5.6万平方米(图9-1)。

图9-1 村要素设计图

(二)院要素

嘉北郊野公园的院要素主要分布在沪一路以北,整体景观状况良莠不齐。规划类型有苗圃化、公园化和园林化3种(图9-2),打造以主题风情园为特色的体验区。根据现状分析,将百树园打造为精品观赏苗主题风情园、百怡绿化园改造为马术主题风情园等。


图9-2 院要素设计图

(三)水要素

规划根据生态环境和游赏的需求,优化水网的生态和景观格局,主要是通过清淤、局部挖通和拓宽河道实现。规划水域面积达到87公顷,水面率为12.6%,满足了水务部门的相关要求。河道景观通过清除垃圾、清淤和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等方式来改善水质,同时体现乡土、自然和郊野特色,另外对于硬质泊岸进行生态化和乡野化景观改造,以实现整体风貌的统一。

(四)田要素

现状农田面积为487公顷,规划增加36公顷,通过对现有农田的整理,减少菜田数量,通过宅基地复垦,将现有农田连片规模化,将田园风景景观变得纯净和辽阔。同时,通过作物轮种处理,实现农田的四季景观化。另外增加道路与田间的景观过渡,以自然灌溉水渠和自然较好的草花景观为主要方式(图9-3)。

(五)林要素

嘉北郊野公园林地总面积173公顷,规划增加3公顷。整治基本原则为保留已成型的林地,新栽种的林木需要具有观赏性强、具有当地乡土特色的品种,与园林建设相结合(图9-4)。

图9-3 田要素设计图


图9-4 林要素设计图

(六)路要素

规划道路分级系统完善,能满足游赏要求。主路宽为5米,以水泥道路为主,其中林荫路强调通透景观化,其他路段强调落叶树特色,田间以水泥路和沙土嵌草路为主,穿村采用石板路,自行车行驶路面为透水沥青路面或沙土嵌草路。

(七)人文要素

规划内容包括历史主题、休闲主题、生活主题、科普主题、运动主题、节庆主题。运动设施可利用现状工业厂房和部分拆除后的场地布置。

上海市嘉北郊野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71公顷,其中,农用地533.55公顷,建设用地31.26公顷,水域面积87公顷,其他用地19.1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其土地整治以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田园风景特色的郊野公园为主要目标,通过村、院、水、田、林、路和人文7个要素设计,将上海市农村、郊野与公园相结合,形成具有人文、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郊野公园,落实了人与自然相结合、农用地与文化相结合的理念,为巢湖流域生态土地整治提供了别样的思路。



2


流域两岸国土综合整治


(一)典型工程———黄河西岸国土综合整治

黄河西岸渭南段为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涉及韩城、合阳、大荔、潼关4个市县、12个乡镇、54个行政村、5.75万人,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10万亩,其中,旱作农业约60万亩,水田约3万亩,建设用地约3万亩,交通用地约0.5万亩,设施农用地约1.9万亩,其他土地约4.6万亩,未利用地约37万亩。

区域内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古迹遍布,农业资源得天独厚,是陕西省重要的粮、棉、油、果品、水产品基地。近年来,由于黄河主流西倒,河道淤积抬高,现有防洪工程体系仍不完善,流域内险情时有发生。区域内土地利用粗放、盐碱化严重,已严重危及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大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另外,区内现有耕地多为农民自主开发利用,配套设施陈旧,滥垦现象严重,且沿线多地倾倒生活垃圾,环境恶化,水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区域内现有的合阳罗非鱼基地、大荔冬枣产业园、大荔渔业园区等一系列产业经营分散,没有系统的规划和布局,产品品质不高。长期以来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没能得到有效整合,生态综合治理远远滞后,严重影响了区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以及省委省政府柔性治水、系统治水的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黄河西岸渭南段国土生态环境恢复整治工程围绕防洪安全保障和国土生态利用两大体系,规划建设14个子工程,并集防汛滞洪、生态保护、土地整治、综合交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开展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将实现单一追求占补平衡到全面优化利用国土空间的转变,传统国土整治向生态化国土综合治理的转变,单纯经济效益导向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转变,以及部门站位向系统思维、助力全省发展大局的转变,对于促进稳增止滑,加快追赶超越,实现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兴三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沙洲土体有机重构工程、堤岸工程、水运交通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道路工程等进行综合整治与规划。工程总建设规模13700亩。2016年已完成河滩地治理工程12000亩,试种水稻5100亩、莲藕1200亩;新修建堤岸工程4千米、水运交通工程(行洪河道)6.6千米、防汛滞洪区约6000亩;修建陆路交通工程4千米;湿地公园工程约7万平方米;河滩水资源叠加利用工程6.6千米,蓄水能力约66万立方米。该工程将水运交通工程、湿地公园、蓄滞洪区、水资源叠加利用等有机地融入国土综合整治,实现了黄河滩涂地生态综合整治(图9-5)。

图9-5 黄河西岸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及成果验收图


(二)典型工程———陕西汉江综合整治工程

汉江流经汉中、安康两市14个县(区)。境内年均水资源总量多达238亿立方米,约占陕西全省水资源总量的56%。汉江干流在汉中市境内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西乡7个县区,分为江源段、平川段、峡谷段。其中,平川段(也就是城区这一段)是汉中市实施汉江综合整治工程的治理重点。

汉江综合整治规划工期5年(2011~2015年,其中2011年已经先期组织实施了汉江汉中平川段防洪工程及安康东坝防洪、白河县城防洪以及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项目,完成投资5.7亿元),规划静态总投资188亿元,其中,防洪工程132.7亿元,水土保持工程36.7亿元,水生态与水资源保护工程18.6亿元(不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及工业污染源治理)。规划涉及全省汉江干流勉县武侯祠到白河出陕口长约470千米以及37条重要支流入汇口河段,包括汉中、安康两市14个县(区),综合整治的重点是沿汉江干流的汉中、安康两市城区和勉县、城固、南郑、洋县、石泉、紫阳、旬阳和白河等8个县城。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三大工程体系。一是防洪保安体系,新建加固干流堤防249千米、干流护岸73千米、支流汇入口河段堤防193千米,新修加固护基坝445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93座,综合治理褒河等重要支流5条,实施中小河流治理40条,治理山洪沟24条。20个县(区)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改造新建水文水位站57处,新建配套雨量站635处。二是水保生态和水资源保护体系,实施水保小流域综合治理257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25平方千米,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在汉江主要支流汇入口和干流有条件的河滩地区,设置生态湿地18处,建设汉江特有鱼类增殖保护站9处、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1处。三是沿江水景观体系,建设蓄水水面景观、滨河生态公园、河口湿地、堤岸景观等水生态景观区,与沿江七级电站库区共同构成汉江干流475千米和支流河口9千米的水景观长廊、200千米城市河段滨江生态公园、2.4万亩生态湿地(图9-6)。

图9-6 汉江综合整治效果图

本文选自由地质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由吴次芳、肖武、曹宇、方恺著;

购买本书(开发票),可以添加编辑微信。

购买图书,添加编辑微信

添加时请备注“单位+姓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