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困在数字量化的人生牢笼里

倪刃 黑噪音 2023-11-23
我的觉醒,来自某天在健身房里的灵光一现。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踩着椭圆仪,看着屏幕上不断增加的行走公里数、卡路里数,像往常一样因为这些数字而感到愉悦,为比昨天多燃烧了20大卡而感到满足……再看看健身房里来来往往的人群,不管是撸铁的还是奔跑、骑车的,他们也都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些跳动的数字,在不知疲倦地努力……我忽然想,我们的人生是不是被倒置了?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之后,我们反而被困在这样一个小房子里,为了那些跳跃的数字而疲于奔命?我们本来应当用于在原野上奔跑的肌肉和大腿,现在为什么只是被这些器械量化的对象?
那一刻忽然发现,我好像被困在了一个数字量化构成的陷阱里
每天早上起床,睁开模糊的双眼,视觉都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就习惯性打开手机,检查一遍所有app带来的数据。
先检查:餐厅昨天的销售额是多少?在区域内的排名是多少?新品销量占比多少?有没有顾客差评?
然后:自媒体阅读量多少?粉丝增加了多少个?
同时打开那些自媒体app挨个儿“批奏折”:有啥重大新闻没?财经趋势怎么样?有什么有趣的分享吗?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挨个儿看完,坐马桶的时候还要顺带想一想,最近流行的大数据倾向是什么?
接下来去做早餐,考虑到两片面包的卡路里有点高,我放下一片,决定只用一片。
我一颗颗盘算着坚果的数量——太多的话,油脂太高了。我计算着水果的营养——最好有两三种颜色的水果。我计算着酸奶、麦片,思考这些东西的配比能给我带来多少好处。
在吃早餐的时候,那种“食物是健康的所以我可能会长命百岁”的轻微愉悦感继续激励着我。
吃完早饭,在开始早晨的商业工作之前,再次检查更详细的数据也是必不能少的环节:同行比较、同类商品比较、商圈内比较、老客新客占比、曝光率、下单转化率……每一项数据都在给我造成轻微的焦虑感:为什么老客在流失?难道是产品的吸引力不足了?为什么在同行中落后了?难道是我的餐厅变得老旧了?
以前的工作都是出于价值的创造欲望,现在的工作,则是一项项排查数据可能带来的问题;以前的工作主要是来自自己的探索和激情,现在的工作更像是被数据牵着鼻子走的牛马。
中午吃饭,重点是和碳水的数字做斗争:拿出80克意面,最后又决定放回去10克。考虑到昨天刚吃了红肉,今天就吃鱼吧。然后计算一下绿色蔬菜的量够不够。连倒油壶都是精确的:20克足矣。炒菜加酱油的时候又在想:今天摄入多少克钠了?还有,糖好像超标了?
开始下午的写作之前,对数据增长的焦虑又迫使我打开后台:小说的点击和订阅量怎么样?自媒体最近为什么流量下降了?是大环境的原因还是写的内容有问题?读者有什么差评?……
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伸个懒腰,扭动一下酸痛的颈椎——终于可以休息了,决定去公园里散步。这可能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了,什么也不用想,完全放空……但是回家之后还是本能地打开“健康”,看一看刚才走了多少步数……沮丧的是,竟然比昨天少了1000步……
晚上吃完减脂餐,决定看部电影消遣一下,但也要先打开评分网站看一下分数,决定是否值得花这两小时……

睡觉前,刷牙要刷够2分钟。然而还有最后一件事,也是每天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件事:上体脂秤。
深呼吸、默默祈祷、踩上去……数字急剧增长……心脏怦怦跳着瞪圆了眼睛——怎么还比昨天重了0.2?看着电子秤的数字又稍微往回跳了一下,增加变成了0.1,立刻感到庆幸……可能是今晚喝水喝多了吧,心里安慰自己道。继续看体脂率,长出一口气,最近胡吃海喝体脂率竟然能保持不变。但是一看肌肉比率,降低了一点,于是又有点焦虑是不是健身房少去了一次导致的,暗下决心明天必须加练10分钟了。
睡觉前肯定要再看看手机的,在视频或者有声书当中,困意逐渐来袭……就在快睡着的瞬间,突然心中一惊:定时发送的那篇自媒体文章,其中有一句话需要改,否则可能影响流量数据!
我就这样日复一日,在数据的量化中疲于奔命。
渐渐地,我成了一个被各种各样微小多巴胺刺激的动物:每次有一个小小的数据变好,我都会为之产生轻微的愉悦;每当数据变差,我则会在轻微的沮丧之中要求自己去做更多……
但最终的结果是不变的——我的人生并没有因为这些数字的量化而真正变好,倒是那些无处不在的数据,成为一个巨大的牢笼,监控、禁锢着我。它们不断跳出来提醒我:你的健康程度在下降哦,收入有可能降低哦……我成了一只仓鼠,在拼命地转圈圈,前面只是一堆闪烁的数字……我自己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是否符合那个数字的规定,是否能在与别人数字的比较之中排名靠前……
德国著名的韩国裔哲学家韩炳哲这样写道:

功绩主体投身于一种强制的自由,或者说自由的强制之中,以达到最终目的——效绩的最大化。工作和效绩的过度化日益严重,直到发展成一种自我剥削。这比外在的剥削更有效率,因为它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

这就是数字量化世界的“魔力”:它明明给了你禁锢,却给你一种虚假的自由感觉。
在健身房觉悟的那天,我决定开始重塑自己的生活。
至少可以做到:停止看那些短期数据,只看长期数据。拒绝让数据给自己的生活制造持续的小焦虑,而要让它成为自我审视和成长的帮手。
数字只是一种参考工具,人才是目的。让数字归于数字,对生命的体验和幸福的理解只属于我自己。

原创不易,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请点赞转发在看支持一下吧

欧洲的青年是如何“躺平”的?

从欧洲人的亲子关系谈谈“松弛感”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寒冬

东亚教育是如何毁掉了我们的人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