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成式AI变现的中国模式

未尽研究 未尽研究
2024-08-23


在沉寂了许久之后,不少发布了国产大模型的中国企业,市值迎来了一波上涨。商汤科技最为典型,不到20个交易日,直线上涨了近200%,但仍然只是上一轮峰值的一半。

与18个月前ChatGPT的问世催化了市场的交易热情不同,这一次,参与者或多或少交代了一点财务数据或业务细节。不管再怎么宣传国产大模型测评赶超GPT-4,市场都更相信商业承诺与兑现。

美国的大模型产业仍然是“芯片-基础设施-应用”的三角结构,价值创造目前主要集中在底层的芯片公司,并开始向基础设施转移。中国还没有诞生英伟达,某种意义上,中国生成式AI的竞争压力,无论是于国内市场而言,还是于地缘格局而言,一开始就落到了基础设施与应用的商业化上。

尤其是在大模型技术规模落地的早期,除技术成熟度外,基础设施完善、部署便捷性与成本平民化,都将决定它能走得多远。

在美国,科技巨头成为基础设施的代名词。中国的基础设施商业化,与美国有点不一样。国产大模型已经进入“百模大战”阶段,在监管机构备案的国产大模型共117款,还不包括企业等并不面向境内公众提供服务的大模型。它们大致可以分为AI+、+AI、巨头等几大类,都在打造基础设施,商业模式也各不一样。

巨头拥有用户、数据、模型与算力,已经建立起端到端全栈技术能力与商业模式,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与字节跳动等。它们的很多应用场景彼此重叠,最重要的大模型基础设施是旗下的云服务业务,通常既包括IaaS服务,也包括PaaS与SaaS服务。

去年四季度,大模型已经为百度的智能云业务,带来6.6亿元人民币的增量。这既包括基于“千帆”构建、微调符合客户预期的模型,也包括调用文心大模型的推理需求。而且,客户在模型微调后的推理需求也在迅速增长。阿里巴巴的智能云服务,则有望受益于通义大模型,以及“魔搭”与“百炼”。

AI+是AI 1.0时代的资本宠儿,这些AI初创公司,曾围绕计算机视觉与“传统”AI构建商业模式,但并不顺利。它们向AI 2.0转型,成本端仍然面临大量资本投入与研发投入,收入端仍然面临客户的觉醒与竞争。这一切之前发生过,导致了现金流的萎缩,也导致了数据飞轮的停滞。

它们的机会是将历史包袱改造成创新资产。商汤科技与云从科技等都建有自己的智算中心。商汤科技在最新的年报中,单列了“生成式AI”业务,去年收入1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近200%,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也从10%提升至35%,仅次于“传统AI”的54%。这主要就是“大装置”,适配20余款国产芯片,相当于“算力+模型”深度绑定、完整交付的定制化基础设施,服务深度更接地气。

目前,标准化的大模型服务,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可靠、智能、安全等需求。Scale AI最新《AI就绪情况报告》发现,61%的受访者表示,基础设施、工具或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无法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与SaaS类似,大模型在中国商用市场落地,从“定制化”的累活干起,是一条更为现实主义的变现路径。

+AI更多来自“传统”行业,既包括金融、营销等白领行业,甚至互联网,也包括更多地与生产制造等打交道的“硬科技”行业,并将随着大模型的渗透逐步扩展,目前主要是家电与消费电子等终端设备。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正在从用户增长驱动转向用户价值驱动,生成式AI是一次机会。从备案的117款大模型来看,游戏、动漫、电商、金融,以及图片编辑与内容消费,最先将生成式AI融入业务。还有部分出海企业面向境外用户提供生成式AI服务,开始有所斩获。

互联网+AI的挑战,首先不在于大模型。知识问答、长视频网站的变现困境,在生成式AI时代尚未到来前就已经存在。如何更好地结合或调整商业模式将是关键。美图AI驱动下的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全年收入13多亿元,同比增长53%;网易爆款游戏《蛋仔派对》的玩家在AI支持下生成了1亿多张地图,黏住了4000万日活用户。爱奇艺用户通过AI剧情搜索进入正片,人均观看时长提升了40%。

终端作为基础设施,中国走向惠普的时间不会比美国慢。中国是工业大国,正在向自动化转型,人形机器人可能还没准备就绪,海康威视的观澜大模型已经让AIoT从碎片化向规模化扎实前行。

另一个大市场面向普通消费者,卖出去就意味着变现。它们能充分利用亿万用户的反馈,以及应用场景数据;而中国在手机、PC、家电与汽车等个人终端设备制造领域,越来越具备供应链整合优势,正在共享大模型小型化与个人化的创新成果。

联想率先发布了完整的AI PC产品。OPPO等多家手机厂商则宣布All in AI,端侧部署了70亿参数大模型。新一代生成式AI手机在2024年将占中国市场出货量的12%,领先全球9%的平均水平;中国也将比全球更快接受AI PC,到 2027 年,出货量占比预计会达到 85%,高于全球60%的平均水平。

智能汽车正在迎来行业巨变的下半场。巨头百度,AI+的商汤,都在财报中将这个能跑能载人的“基础设施”单列出来。3月,+AI的理想成为首个自研大模型(Mind GPT)通过监管备案的汽车厂商。

大模型行业还没有找到商业变现的通用模式。美国的大模型正在跨越鸿沟,中国在追赶之中也会面对不一样的鸿沟;但都已经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找到了强化固定优势的方式。

大模型仍然需要耐心等待AI原生的杀手级应用的出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未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