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传佛教:13-21 脉轮等《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13-21《甚深内义》

 

13 脉轮与支脉 前言

 

昨天我们谈到了在佛法里所谓由六大元素所组合的金刚身。六大包括地、水、火、风、空等之五大再加上心识。我们也多方阐释此由六大所组之清净金刚身无一丝染污惑迷,它是真真正正的本尊——五方佛与五方佛母。由于其本质的神圣,因此我们称之为金刚身。不论你是以惑迷的心视之为五大和五蕴,或以清净无惑的心视之为五佛父和佛母,诸佛均无时不在。由于诸佛的真实本质是如如不动的,因此我们称它为六大所组之金刚身。

 

密续教法不仅启发我们对五大与五蕴之本质的了解,它也同时提供了我们直接切入一切诸法真正心髓的法门和良方。若你能正中心髓,便能由此学到它完整的内涵意义。给大家举个例子做说明(但这只是个例子,不要当真)。你带着弓和箭去打猎,一箭射中了动物的脚,它并不会死掉。但若你正中它的心脏,一箭就可使它毙命。同理,金刚乘的法门教导我们直指靶心——修行最根本的目标。认知由六大所组合之金刚身的本质,并将它加以展现的法门,即是密乘传承的神圣教法。

 

为了正中此根本要点,昨天我开示了身体的形成。今天我们要讲气脉在体内的形成过程,它们的位置所在以及如何运作等。在原颂文中它说,在讲完外在有形之身体的形成过程后,现在我们要来谈内在的气脉部份。

 

我们先来谈几条主脉,它们是中脉和左、右脉。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气脉,或又称为「心脉」。在中脉里总共有四个脉轮(有一个更详细的讲法说它有六个脉轮,但大家了解就行,我们可以说它有四个,也可以说有六个)。左、右脉合起来共有二十四条支脉,然后我们有五条所谓的隐脉,还有昨天我们说到的五气,以及与五气共同运作的五脉。此合起来总共有三十七脉,包括三主脉、二十四支脉、五隐脉和五气脉的东西,我们要在今天一起讲完。

 

14 中脉

 

首先我们要来描述一下中脉。中脉直立贯穿我们身体的正中央,上抵顶门,下至脐下四指宽处(注:此处乃为密宗的生法宫,道家的丹田,以及中医的关元穴之所在位置)。中脉无色,它没有一个可视的颜色和形状,但脉中却充满命气。它在顶门的开口处由「HAM 杭」字所封闭,此字属非常明亮耀眼的白色,而在脐下则由红「AH 阿」字将其阻隔,之后中脉继续走到密处的地方。由于脐下的封隔,因此中脉在此上下的气并不一样。上面的是为命气,脐下到密处的地方则充满生殖之气。虽然它同属中脉,但由于脐下地方的封隔而有了两个名字,下面的部位称为「东千玛」,意为光亮洁白的海螺(海螺脉)。

 

15 脐轮

 

脐轮又称为「化身轮」。此轮有六十四支脉,其主要的功能是增强我们身体的能量。当这些有益的因素增长后,它便能自行开展其本质,唤起我们度化一切众生的巨大潜能。由于此轮有增上我们本质的作用,并可藉着正确的修行产生无限的度众力量,因此它被称为「化身轮」。只要藉由此轮之助,认识并充实自己,便能大大的唤醒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这力量可以成为无限,因此它被称为增盛轮或化身轮。

 

16 心轮 

 

脐轮之上即是心轮,它有八条支脉。心轮在佛法上又称为「法身轮」,它的作用在于开展我们的心智和灵性上的功德,也就是智慧(觉性)和知识。心轮对我们的助益尤其深大,因为在三摩地禅定中时,心轮可增上我们的了悟。心轮不仅可以增上我们的悟境,事实上,我们入定的能力也是来自它。这种助力加上我们的实修,心轮确可让我们在睡眠中溶入净光,将我们昏沉的睡眠转化为净光。

 

许多上师教导我们在入睡前要观想与我们有缘的本尊或上师。观想他如一粒豌豆般大小(或任何我们容易观想的大小)住于我们心中。这个重点是要让我们更加容易认知净光。但由于我们还不十分清楚心轮在密乘上的深层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可能将它观想在我们心脏跳动的地方,但这是错误的。我们说过,心轮有八条支脉,因此我们可将它观为一朵八瓣莲花在双乳之间的心尖位置上,而花朵的中央才是我们要做观的位置,而非我们心脏的地方。当我们的修行渐见效益时,它可让我们对本尊或上师的净光渐行熟悉。

 

熟悉「西藏度亡经」中所提有关临终与死亡教法的人都会了解心轮的重要性。它说到在死亡时,五大渐次化光溶入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心轮中运作的。为了避免让初学者产生误解,我们通常不用「心轮」这个名词,而用「心」或「在内」这两个用语。但我们可以了解它实际上是代表心轮中一切东西的总集:五大、阴阳两气和命气的结合自然毫不费力的引领我们去了悟净光明性。由此可见心轮的重要性,以及它之所以被称为法身轮的原因。

 

17 喉轮

 

在喉间有一个称为「报身轮」的脉轮,放射出十六支脉(或称瓣脉)。通常此轮的作用在于恢复我们身体的健康,而认知与修证喉轮的重要性乃在于了悟报身的清净。我们可以体悟到一种与梦游戏的真实意义,因为透过修行,我们可以认出自己所正在做的梦,并且明白它只是一个梦。培养出一种真正辨知梦境的能力,并且看清自己是在做梦,可让我们停止继续做梦,并依因缘改变梦境。例如,我们也许想去佛土。在那一刹那,藉着对喉轮的修证和了悟,我们便能证入佛土。或着有些人想去天道,若我们一心朝此目标,便能在那一刹那体验到天道的一切。更有些人好奇到想去地狱看看,而朝此目标,我们也便能看到或体验到地狱道或下三道的痛苦。藉由报身喉轮的修证,我们便能对现起的梦境有控制的能力。

 

18 顶轮

 

接着是顶轮,又称「大乐轮」,它有三十二条支脉(瓣脉)。通常它的作用在于释放我们一切的情欲和执著。情欲和执著的念头由此轮跃出,然而藉着修行的功德力,此轮亦可让我们证悟到无尽的大乐。它不仅可让我们领受到无尽的喜乐,事实上,我们一切心智上的圆熟、成长和证悟也都能藉着顶轮的正确运作和由此所生起的无尽大乐展现出来。在修行中,顶轮可让我们进步神速,就像当我们点火时,风会助燃一样。若你在燃料上倒些汽油,它便会帮助加速燃烧。同理,若我们在修行上运用大乐轮的话,它便能非常快速的将我们推向开悟。

 

19 四脉轮之净垢相 

 

当我们回头看看这四个我们提过的脉轮时,可以发现它们均呈现着清净与不净的两个层面。以脐轮为例,从不净的角度来看,它可引使我们从事对己、对他都不好的恶业,而产生无明惑迷。但在恶业清净后,我们便能变得更为有效的利益自己和一切众生。

 

由不净和惑迷的角度来看心轮,它能引使我们进入彷佛完全无明状态的睡眠。当我们进入睡眠时,一切都是黑暗的,而在此黑暗和惑迷中,我们看不出有任何正面或有益的成长。但在清净状中时,它则是净光明性的根源。

 

在不净状中时,喉轮乃是惑迷和烦恼的根本。但当我们认知它时,便能转化平常我们认为非常真实,在睡眠中困扰我们的梦,而朝内在心灵的圆熟之道行去。

 

大乐顶轮在平常或在不净状中时,乃是一扇开向贪欲、执著之门,但若我们能学习净化它,我们便有机会将此贪欲和烦恼转为智慧。

 

20 顶髻轮

 

说完四脉轮后,我们再依六脉轮的说法来加以解释。有一个我们不是很熟悉的脉轮就是顶髻。若你看佛像,他们头顶上都有一处隆起的地方就是所谓的顶髻,藏文称为「楚铎 TSUK T0R」,内有顶髻轮。它有九条支脉(瓣脉)。由于我们还未净化自己,心性上也还未圆熟,所以尚无法开展此轮。此轮在我们身内,但由于我们还未开悟的关深,所以它毫无作用,导致轮脉的走向也不十分平直。

 

21 密轮 

 

第六个脉轮是男女都具有的密轮(生殖轮)。它有六条支脉。目前此轮对我们来说也尚无作用,但修证高超的瑜珈行者可以运用它。在心性上的修行达到某种程度的证悟后,他可以运行所谓的生殖气,也就是明点。这个法门是将各种明点全部收摄于生殖轮中,再反向提起,同时运气放射全身,尤其是透过我以后会谈到的许多气脉。在那种层次的修证,第六的密轮可以有效的作用,增长我们心灵上的悟境和证量。


藏传佛教:12 问答录(2)《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10 五支分气 11 五蕴与五大的本质《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7 肉身的形成 8 气脉与气的形成 9 五根本气 《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问答录(1) 《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4 我执与烦恼 5 阿赖耶识与阿赖耶智 《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1 菩提心与佛性  2 空性  3 自心本性《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前言  中译者序《甚深内义》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3:大乘思想的起源、大小乘见地的区别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2:三次结集及小乘佛教的观点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1:三转法轮


“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放下一切来禅修,长期苦修,才会证悟”  ——明色堪布殊胜教诫开示录


敦珠仁波切对大圆满禅修的私人指导


修持大圆满心髓彻却、脱噶之体验(附:根造上师简传)


谈谈藏密的守护神


第十讲 如何修梦《藏密心要十讲》


第九讲 如何进入法界大定《藏密心要十讲》


第八讲 如何生起和收摄空色《藏密心要十讲》


第七讲 如何得见明体《藏密心要十讲》


第六讲 如何修持空性《藏密心要十讲》


第五讲 如何引气进入中脉《藏密心要十讲》


第四讲 闭关要领 《藏密心要十讲》


第三讲 灌顶的意义《藏密心要十讲》


第二讲 求师须知《藏密心要十讲》


第一讲  菩提心释《藏密心要十讲》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